第十二章 谜一样的雍正和年羹尧之死(第4/9页)
这样的事情虽然令皇帝哭笑不得,却也不会过于为此劳神。另外一种情形则更加令人欲说还休——
还是在浙江,有一个读书人齐周华,出身名门。他素来崇敬吕留良,听到《大义觉迷录》的宣讲后,认为自己有话要说,偏偏皇帝也下诏让大家直言无妨。于是,他就写了一篇文章,痛斥曾静,认为像曾静犯了弥天大罪都可以得到皇帝宽容,为何不能施恩于吕留良等受牵连的人呢,他觉得浙江人比湖南人好多了,至少浙江没有人跑到西安去向川陕总督投书。因此,如果皇上允许,他愿意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吕留良遗属中的年轻一代担保,保证教育他们绝不反清,誓为大清良民。
当时,各级官员谁都不敢替他把这篇奏折送呈皇帝。于是,这位读书人千里迢迢地自费来到北京,直奔刑部大堂。刑部官员也没有人愿意去触这个霉头,告诉他说,他的折子应该由浙江最高教育长官负责呈递。倒霉的齐周华只好返回杭州,来找浙江学政——省教委主任,结果,当场就被教委主任扣下,关了起来,一直关到了老皇帝驾崩,乾隆皇帝继位。
乾隆皇帝在销毁《大义觉迷录》的同时,下令将曾静和张熙抓回北京,凌迟处死。消息传进监狱,齐周华大喜,在日记中写道:“实在是太痛快了,可惜吕留良的子孙还没有平反昭雪。”
偏偏事情还没完。
据高阳先生在《清代的皇帝》一书中介绍,乾隆皇帝改元大赦天下,出了监狱的齐周华号称看破红尘,赴武当山修道。三十多年后,他竟然又思念红尘,回了老家。他的叔叔曾经是乾隆皇帝的文学侍臣,退休在家多年。齐周华去叔叔家探亲,有人恶作剧,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僧道不许滥入齐府”。齐周华以为是叔叔指使的,大恨,遂整理出叔叔十大罪状,并告发叔叔暗中与吕留良一案有牵连。报告一直送到了皇帝案头,皇帝认为自己很了解齐周华的叔叔,相反,这齐周华揭发信中的狂悖之言倒很是令人讨厌。于是,只是把齐周华的叔叔革职,却下令将齐周华凌迟处死,其子孙充军黑龙江。那曾静于九泉之下有知,不知是否也会大呼:“实在太痛快了。”
就这样,由曾静投书案,牵连出的吕留良文字狱案,一直到三十年以后,还在余音袅袅。这还不算时间最长的。下面这件事情才称得上是世纪疑案,其错综复杂的程度,大约可以超过任何武侠或推理小说作家的想象力,直令今日之历史学家还在大费笔墨——
据说,在吕留良案的大抄家行动中,吕留良的一个孙女名叫吕四娘,侥幸漏网。从此,她隐身江湖,拜高人为师,学会一身绝顶武功。有民间传说认为,这位吕四娘貌美如仙,她所拜的师傅,曾经就是雍正皇帝的贴身侍卫,属于顶尖级的大内高手。吕四娘学成后,化名混进宫中,将皇帝迷得神魂颠倒,四娘遂趁机将他的脑袋割了下来,这是关于雍正猝死之谜中的说法之一。根据这种说法,清西陵中泰陵棺材里的雍正是没有脑袋的。或许将来有一天的考古发掘会予以证明,如今,姑妄听之。
雍正皇帝死后一个多月,他的儿子乾隆皇帝急急下令,先是停止每月两天的宣讲,然后,严令将所有《大义觉迷录》统统收回销毁。当时的命令很严厉,凡有胆敢私藏者,将是灭族的大罪。这样一来,本来令人烦闷不堪的一本破书,突然变得无比宝贵。许多人冒着灭门的风险,把它偷偷收藏起来。后来,有人觉得放在国内不安全,就悄悄把它藏在走私船里,带到了吕宋、日本等地,从此,一本从里到外透着龌龊的烂书风靡海外,变得身价百倍,并确实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史料价值。
二百多年后,一位美国汉学家带着揶揄的微笑评论说——
“雍正、乾隆皇帝父子都下了一着错棋。一个皇帝以为,只要将所有的诽谤公之于天下,就能澄清事实,谣言自灭,而子孙后代亦将因其坦荡诚实而尊崇他的英名。可惜,他的子民只记住了流言蜚语,而早已将这皇帝的恳切自辩忘得干干净净。另一个皇帝相信,只要将《大义觉迷录》荡涤殆尽销毁,就能让父皇英灵因此安息。然而,天下芸芸众生就是怀疑:毁书的唯一理由是其中透露了太多的真相。”(史景迁《皇帝与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