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9/20页)

清政府的高层们搞不懂洋人们为何如此固执,就在高层们研究研究、观望观望的态度下,英法两国舰队突然向大沽口炮台发起进攻,炮台驻守清军不得已开炮还击,双方就此展开激战。清军火炮虽然落后,但炮手们打得十分有技巧,且非常精准,弥补了装备落后的劣势。双方激战一昼夜,联军最终惨败,其中英军四艘战舰被击沉,六艘丧失战斗力,死伤官兵五百余人,舰队司令贺布严重受伤,而清军仅仅阵亡三十二人,最终英法联军竖起白旗狼狈退出战斗。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以清军取得胜利告终。咸丰皇帝得到消息后,一面谕令僧格林沁要继续加强天津地区防务,各海口还要加强防范;一面指示恒福等人继续以抚为主,与洋人继续周旋。但从此后一年多的实际情况看,各海口的防备不仅没有加强,反而逐渐松弛。

客观上讲,当时太平天国由于经历了诸王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实力已经大打折扣,但依旧对大清帝国保持着强压态势,清军集中兵力镇压太平天国,难免出现兵力分散的情况。从主观上看,咸丰皇帝对洋人的战略思想,始终是“以抚局为要”,并不完全立足于战。事实上在清军内部已经蔓延一种避战的情绪,而且僧格林沁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取得胜利后,开始出现轻敌情绪。为了贯彻咸丰皇帝“以抚局为要”的思想,他竟然下令撤掉天津北塘的守军,以让英法公使达到由北塘进京换约的目的。当时山西道监察御史陈鸿诩和山东道监察御史林寿图就建议,“北塘弛防非计,宜层层设伏,以策完全”,但僧格林沁拒不采纳,这就为后来英法联军从大沽口成功登陆制造了空隙。

清政府这边的防务是越来越松弛,洋人们那边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联军在大沽口惨败的消息传回英国后,伦敦报刊扬言要对清政府进行报复,英国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再次对华发动战争。英国政府继续任命额尔金、葛罗为特命全权代表,以陆军中将格兰特、蒙托班为英法联军远征总司令,组成新的联军,出动两百艘军舰继续前往大清帝国。

咸丰十年二月十六日(1860年3月8日),英国公使普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向清政府递交照会,强烈要求清政府向英法两国道歉,进行战争赔款,并归还缴获的舰船,答应公使驻京和履行《天津条约》的要求,三十日之内必须给予答复。

由于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取得胜利,咸丰皇帝似乎底气足了一些,对英法两国的要求断然拒绝。英法两国也没有在外交上过多纠缠,而是从上海开始集结舰船一路向北杀来,连续占领舟山、大连湾、烟台,进而封锁了渤海湾。

当时英法联军还不知道僧格林沁已经撤销了北塘防务,还准备强攻大沽口炮台,此时俄国公使伊格纳切夫在英法联合作战会议上,提供了北塘撤防的消息,于是英法联军决定在北塘实施登陆计划。

六月十二日(7月29日),英法两国军舰在大沽口外集结,三天后英国的三十多艘军舰在伊格纳切夫的带领下未经任何抵抗,便轻易占领了北塘。次日,一万多联军由北塘深入内地,先后攻占了新河、军粮城等地,清军三千名骑兵奋勇抵抗,最终寡不敌众全部阵亡。英法联军就此成功占领塘沽地带。

英法联军从北塘突破大沽口防线后,大沽口炮台就成了一个据守孤点,僧格林沁担心会被皇帝陛下治罪,主动上奏说现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只有奋力支撑,或许才能出现转机。他的意思就是自己不会弃大沽口炮台于不顾,不过他也为自己留了后路,在奏疏的最后说了八个字:

“能否扼守,实无把握!”

僧格林沁的上奏带有极端自私的心理,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自己。但事实上他过于多虑了,因为咸丰皇帝比他更加在乎自身的安全,这一点从六月二十九日(8月15日)咸丰皇帝给僧格林沁的谕令就可以看出:

唯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实在京师。若稍有挫失,总须带兵退守津郡,设法迎头自北而南截剿,万不可寄身于炮台,切要!切要!……须择可靠之大员代为防守,方为妥善……

有人认为,不久后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与咸丰皇帝的这种指导思想有关。而且从这谕令中也可以看出,大清帝国虽然已经被迫睁眼看世界二十年,但骨子里依旧没有摆脱重陆地不重海洋的桎梏。为了自己的安全,咸丰皇帝甚至告诉僧格林沁,“当仰体朕心,勿专以大沽口为重,置京师于不顾”,因此僧格林沁对大沽口炮台也就不再那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