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4/20页)
咸丰皇帝匆忙逃走了,京城的一切事务都由恭亲王奕主持。当时留守京城的除了奕之外,还有惇亲王奕宗,豫亲王义道,大学士桂良,团防大臣贾祯,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团防大臣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署兵部尚书赵光,刑部尚书瑞常,户部左侍郎署步军统领文祥等人。
从留守的人员结构看,皇帝陛下虽然不在,但朝廷还可以正常工作,而且由于奕是咸丰皇帝的六弟,接替载垣和穆荫为钦差大臣,显然对洋人的外交等级较之从前明显提升,奕的身份也显示出了谈判的诚意。
八月七日(9月21日)受命的当天,奕就向英国公使额尔金发出了照会,告诉他自己已经成为谈判的全权大臣,即将派人面议和局,希望英法两国暂时停止战争,以促成和谈。就这样,在奕的努力下,大清帝国和英法两国又将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
既然是谈判,就肯定绕不开关于依旧被大清帝国扣押的巴夏礼等人的问题。在此之前,光禄寺少卿焦佑瀛、内阁学士袁祖希等人奏请将巴夏礼等人处以极刑,咸丰皇帝也同意这个建议,但批复暂缓执行。兵部尚书沈兆霖则持不同意见,认为如果杀掉巴夏礼等人,就意味着形势再无回转的可能,到时只有战争一条路可走,他主张用巴夏礼等人做人质,无论未来是战是和,都可以成为制约洋人的一个砝码。
现在轮到奕来面对洋人,因此巴夏礼等人的问题,就可以成为奕手中的一个筹码,也算是双方重启谈判的一个理由。
八月九日(9月23日),奕接到英法两国公使照会,要求清政府放回巴夏礼等被扣押人员,同时表示在巴夏礼等人回来之前,还不能停止战争,也不能与清政府重启谈判。而奕则认为,清政府好不容易拥有了一个谈判的筹码,断不能轻易将其放回,因此请示咸丰皇帝。当时咸丰皇帝已经远离京师,他让奕相机行事,等于将权力交给了奕。
面对英法两国的要求,奕经过慎重思考,决定还是从巴夏礼本人寻找突破口。为了显示谈判的诚意,他让巴夏利亲自写信给额尔金,其意图就是告诉英法两国公使,目前虽然暂时扣留了巴夏礼等人,但并没有虐待他们,在还未确定和局之前,是不能放回他们的。
奕明显是想利用巴夏礼等人来控制局面。而英法联军虽然在八里桥之战中获胜,但自身损失也很大,需要休整和补给,事实上他们提出释放巴夏礼等人,是在争取时间,也是在观望后边的局势,以利于做出决策。
于是双方针对放回人质这个问题,进行了反复交涉,各自在暗中也都进行着战前准备。不过英法联军还是讲究实际效果,他们的先头部队在八月十三日(9月27日)到达了朝阳门外,并不断运送来大炮、云梯等攻城器械,摆出要攻城架势。
英法联军率先出手,对清政府再次施加军事压力,但并未立即攻城,而是给予清政府三天的时间,要求必须放回巴夏礼等人,过了三天立即攻城。
奕十分清楚自己虽是皇帝陛下任命的全权大臣,而且又是皇亲国戚,但和战之间关系帝国命运,这个责任自己可是担待不起。当时奕人送外号“鬼子六”,也就是说这个人很是圆滑,在搞不清楚皇帝哥哥的想法之前,他是不可能做出决定的。于是他立即将这个情况向咸丰皇帝做了汇报。
当时身在半路的咸丰皇帝判断,如果放回巴夏礼等人,战争有可能就会避免,因此他让奕酌情办理,算是给了奕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置权。不过他也清楚京师虽然防守兵力不少,但临战经验远远不够,不如那些地方军经验丰富,为此他征调湖北荆州将军都兴阿带领马队四百人、湖广总督官文带领乡勇一千名,以及绥远将军成凯、山东巡抚文昱各自带领精兵,奔赴京师一同参与协防。
英法联军已经兵临城下,这些远道而来的“精兵”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且从客观效果来看,咸丰皇帝这种大规模调集兵力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英法两国敏锐的神经。
八月二十日(10月4日),奕再次接到英法两国公使的照会,声称三日期限已到,清政府还没有释放巴夏礼等人,看来只有用武力才能让大清帝国答应两国的条件。奕的回复是,联军只要退兵,就可以签字画押放人,而且他再次让巴夏礼亲自写信给额尔金,以证明和谈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