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2/20页)

“如果不让我们进京向你们皇帝陛下亲自投递国书,就是你们大清国不愿意和好,请你们后果自负!”

这是巴夏礼离开载垣的行寓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之后便甩头离去。

这一次轮到载垣愤怒了!

面对巴夏礼的傲慢无礼,载垣一气之下通知僧格林沁将其截拿,并向咸丰皇帝汇报说,巴夏礼已经被擒,对方必定军心大乱,希望趁此机会出兵,一定能打败英法联军。载垣当时的愤怒倒是可以理解,擒拿巴夏礼也有摆得上桌面的理由,但断定英法联军军心大乱以及出兵就可以打败洋人,则属于激动过头。然而咸丰皇帝恰恰相信了载垣的话,当天便谕令军机处,出兵与英法联军展开决战,并命令各海口一律闭关,断绝与洋人间的贸易。

这个谕令,使得通州谈判再无转机的可能,战争重新开始。

八月四日(9月18日),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推进到张家湾一带。本以为会在这里与驻守的清军展开一场激战,没想到清军纷纷后撤至八里桥,英法联军顺势攻占了通州。

八里桥位于通州城西,距北京城东二十余里,是进入北京的咽喉要地。清军后撤至八里桥是为了距离北京更近一些,以更好地拱卫皇城。但这种紧缩范围的战法,还是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对于拥有洋枪洋炮的英法联军而言,丝毫不起作用。

当时,大学士瑞麟奉命驻扎在八里桥,手中总兵力达到三万人,其中马队近万人。瑞麟认为自己在八里桥布置了坚固的防线,就算不能打败英法联军,至少也能凭借优势兵力将其消耗殆尽。然而当英法联军开始进攻时,瑞麟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八月七日(9月21日),英法联军三千人分三路进攻八里桥的清军阵地,双方就此展开激战。胜保一马当先,士兵们跟随他直冲英法联军。清军用长矛、弓箭射杀敌人,而英法联军则利用战壕掩体集中火力射杀清军马队。由于联军火力十分猛烈,清军马队伤亡巨大,可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退缩者,清军凭借着马队的冲击,最终与英法联军混战在一起,双方随即展开肉搏战。由于先前伤亡较大,清军节节败退,最终八里桥失守,英法联军终于打开了通向大清帝国皇城的大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胜保作为先锋官表现出了无畏气概,但是他的长官僧格林沁却在双方大战之际,自乘骡车悄悄逃走,而瑞麟则更是在双方临阵之际,便早已逃之夭夭。

看来,咸丰皇帝高估了这些奴才的忠心。

5. 避难热河

八里桥失守,意味着皇城已经门户大开,现在摆在咸丰皇帝面前的关键问题是,战还是和?

事实证明,皇帝陛下总会有超越常人的处理办法:逃跑。

实际上当时的局势还没那么糟糕,至少英法联军在那个时间段还没想直接杀进皇城,毕竟他们的目的是履行换约,战争不过是其实现目的的手段。

可是咸丰皇帝却在八里桥失守的次日,也就是八月八日(9月22日)启程前往热河,当时官方的记录很是好听,叫“巡幸木兰”。八里桥失守的转天,皇帝陛下就启程离开了北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场有准备的逃跑。而且看很多记载,咸丰皇帝逃离北京的主意,是僧格林沁率先提出的。

早在大沽口炮台失守时,僧格林沁就上了一道密折,内容就是请求“巡幸木兰”。僧格林沁的理由是:既然打不过洋人,那就尽早谋划躲避,目的地最好是热河。当时与洋人的谈判已经基本决裂,咸丰皇帝摆出姿态要御驾亲征,此时僧格林沁上这么一道奏折,咸丰皇帝于是让大臣们一并商议定夺。

经过大臣们的反复讨论,最后由大学士贾祯领衔上奏,对御驾亲征和“巡幸木兰”两个方案都表示反对,认为皇帝陛下应该继续坐镇宫中,以激励前方将士的士气,做好集中兵力的工作,准备在京城外围打一场防御战。

大臣们以北宋澶渊之盟和明朝的土木之变为例,试图用历史经验来说服咸丰皇帝:我们既担心皇帝陛下的安危,又担心大清江山社稷的存亡,因此才想出这么个折中的办法。

其实,大臣们都没能真正理解皇帝陛下的意图。咸丰皇帝对大臣们拟定的这个方案甚是不满,他不得不把真实意图表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