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5/20页)
当时巴夏礼也确实十分配合,他写给额尔金的信件的原话是:
现在中国官员,以礼相待,暂可免战议和。
但这一次英法联军并没有理睬,而是立即向京城发起了进攻。
有人认为,英法联军没有理睬巴夏礼的信件,原因在于他们已经看透了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巴夏礼等人能不能放回这个问题,只是双方的一个缓冲,就算巴夏礼等人放回来,英法两国也不一定就能顺利达到扩大在华特权的目的,更何况他们已经知道清政府在调集兵力增加北京的防守力量。既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就在清政府的那些精兵还没有到来前,一举攻进北京城。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看,英法联军在三天限期之后,一反他们继续发照会提条件的做法,立即展开进攻,这除了有战略性的考虑之外,还在于他们已经知道被扣押的巴夏礼等人中,已经有人被虐待致死。
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一看整个事件,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英法联军行动的真实动机。
在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后的10月17日,英国公使额尔金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将捕获的英法谈判代表十八人虐待致死为口实,照会清政府必须无条件地接受以下条件:
一、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英国)誓必毁为平地,此条固无须恭亲王之承认,敝军统帅所已决定,亟将执行也。
二、对英赔款三十万两,以为死难者的抚恤金。
三、清政府必须派遣官员,护送英法侨民死亡者之尸体至天津。且由中国政府出款建碑于天津,叙明此辈不幸之人拘获死亡等情,及英政府所要求之款,以为此背信暴行者之罚。
如果联系上述记载,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奕要让巴夏礼亲自写信给额尔金,以示英法代表一切安好。然而事实并不像奕想得那样简单,十分看重人权的英法两国是不可能原谅大清帝国的。
不过我们现在已经搞不清楚,虐待英法代表究竟是清政府的官方行为,还是看守狱卒的个人行为。但在英法两国看来这并不重要,一切都必须让清政府血债血偿。
所以,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英法联军在攻陷北京后,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目的就是想给大清帝国最高统治者以精神上的打击,让咸丰皇帝乃至整个中国烙上永远揭不去的伤疤。
当时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一窝蜂地冲进去抢劫最有价值的东西。据记载,当时英法联军的营帐里布满了五光十色的宝物,仿佛是一片锦绣的世界。而对于中国人来讲,这是一场举世浩劫,是一场空前的灾难,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心里。
在英法联军突然闯进圆明园时,清政府的高官们乱成了一团,奕、桂良、文祥等很多官员从圆明园里逃出来,本来想奔赴热河,不料却被联军切断去路,不得已只能退到卢沟桥一带的长辛店。为了平息英法联军的怒火,奕下令连夜将巴夏礼等人放回,但谁都明白,这种马后炮的做法,已经为时已晚。
八月二十六日(10月10日),咸丰皇帝得知英法联军已经占领圆明园后极为愤怒,他连发数道谕旨,征调黑龙江官兵和盛京将军玉明带领兵马立即奔赴自己的热河行在。在咸丰皇帝看来,英法联军直扑圆明园,显然是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现在他们在圆明园扑了个空,接下来必然会向热河杀来。
咸丰皇帝一想到英法联军端着枪炮向自己杀来的样子,便表现出了人性软弱无助的一面。在征调黑龙江和盛京的兵马后,从八月二十七日(10月11日)清晨到次日傍晚,他连下谕旨,一方面征调西安兵马前来勤王护驾,另一方面革去僧格林沁的爵位和瑞麟的官职,让驻扎在京城外的胜保和都统绵勋、伊勒东等人做好京城的防务。
当时京城内外尚有守军十三万人,如果这些守城的将领能够团结一心,与英法联军决一死战,北京城未必会被轻易攻陷,然而史料记载当时清军的情况则是:
事权不一,军无统帅,是以兵心散漫,军无斗志……大臣官员畏敌如虎,但以城不可守为词,开门揖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