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3/20页)
“巡幸之举,朕志已决。”
皇帝陛下决定要走,王公大臣们一片哗然,可是没有人敢反对。咸丰皇帝看穿了众人的心思,为了防止人心涣散,他宣布撤掉桂良、恒福的钦差大臣之职,又让身在天津的载垣、穆荫即刻回京,似乎想要给所有人一种依旧关心时局的感觉。
但是咸丰皇帝决定离京的消息一经传出,京城里还是迅速蔓延了一种不安的情绪。当时很多现象都能说明北京城正处在一种恐慌之中,例如前门的烧饼,被百姓们一抢而空,以备干粮之用;大兴和宛平两县突然之间来了五百多辆大车,似乎是富户们准备运送逃跑的物资。
面对京城开始出现的混乱迹象,朝廷内一些不明真相的耿直官员,开始纷纷上书请求皇帝陛下留下来继续坚守京城。例如福建道御史许其光就上奏说:
京师城垣坚固,环卫森严,仓谷钱粮均有储积,以势度之,实属可战可守。
江南道御史寻銮炜上奏:
今日之事,有战无和,且京师重地,首在安民。近来街市情形,闻和则纷纭迁徙,闻战则鼓舞欢欣,可知逆夷种种猖狂,即闾巷之间,亦有迫于公愤者。
南书房、上书房的大臣们紧跟许其光和寻銮炜,纷纷上奏请求咸丰皇帝留下来,有的人甚至列出自古因为迁都而产生动乱的例子,想让咸丰皇帝打消离京的念头。
当时群臣的进言,让咸丰皇帝备感压力。为了稳定人心,他发出谕旨准备御驾亲征天津,要亲自指挥清军夺回大沽口炮台。咸丰皇帝的这个表态,是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替自己解围,自己也好顺势而退。就在这个时机,军机章京王拯提出了一个“上中下三策”,算是为皇帝陛下出了一个比较周详的主意:
直抵通州,以伸天讨,策之上也。旋跸禁城,缮治守备,与民固守,策之中也。万不得已,至于无策,而有巡幸木兰之请。
在奏文的最后,王拯提出如果陛下不得已必须出离京师,一定要选择一个代理朝廷政务的王爷,与僧格林沁一起留守京师。
王拯的最后这句话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这“上中下三策”跟没说一样,最后一句话其实是为皇帝找到了可以离京的理由,那就是陛下离京不代表京师就无人防守。
不过让咸丰皇帝和王拯都没想到的是,这个策略一经公开,便在朝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从七月二十七日(9月12日)到七月二十九日(9月14日),短短的三天里,先后有六部、九卿、都察院堂官、五城御史接连上奏,希望咸丰皇帝能够打消离开京城的想法,与所有人一同坚守京师,并且要宣示中外,绝无“巡幸木兰”之事,以安定人心。
至少在通州谈判破裂之前的那个时间段里,咸丰皇帝无论是迫于压力还是真情流露,表示出了对英法抗战到底的决心,甚至谕令将已经准备好的车马退还,以平息舆论。皇帝陛下的表态确实让京师得到了几天稳定,但是随着通州谈判的破裂,尤其是八里桥的失守,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据史料记载,八里桥失守后,京师以东的防线完全瓦解,咸丰皇帝连夜召集内廷会议,决定离开京师。清晨之后即发布谕旨,以办理和局不力为理由,撤去载垣、穆荫钦差大臣的职务,任命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继续与洋人周旋。不过他也指示奕,目前局势比较艰难,人所共知,派奕去和洋人周旋,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周旋不成,就在后方督剿;如果实在支撑不住,就到自己这里来。
随后,咸丰皇帝又指示僧格林沁,让他向英法联军竖起白旗宣示停战,继续开启谈判,这等于向英法联军投降。
咸丰皇帝既然离京之意已决,所有的王公大臣就全都闭上了嘴,但当时却有一个女人,坚持了让咸丰皇帝留京的想法,并出面进行劝阻。这个人就是懿贵妃叶赫那拉·杏贞,也就是后来大清帝国40余年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
当皇上之将行也,贵妃力阻。言皇上在京,可以镇慑一切。圣驾若行,则宗庙无主,恐为夷人踏毁。昔周室东迁,天子蒙尘,永为后世之羞。今若遽弃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叶赫那拉氏的话表现出了不凡的见识,也很有道理,后来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的确证实了她的判断。但当时局势危急,没有人重视她的话,咸丰皇帝听完后表现得不置可否,于八月八日(9月22日)清晨带领诸多王公大臣,其中也包括叶赫那拉氏,从圆明园后门出发,前往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