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运动的复兴(第6/10页)
的确,官方统计显示,1946年5月以后,罢工次数迅速减少了。1946年3月是工人运动的高峰期,发生了60次罢工,6月的罢工只有9次。一直到11月,罢工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人们普遍认为,之所以能有这一稳定的局面,因为政府当时将工资与上涨的生活成本挂钩。尽管罢工有所减少,但平均每月仍会发生超过100起劳动纠纷,和以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大部分资料来源都倾向于接受政府的说法,即抗战时期的中国工人处于亚洲薪资最少的劳动者之列,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境况在战争之后得到了改善。尽管工人薪资的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政府的这种说法,但是,也有一些评论家同意工人代表的看法,即工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由于实际的生活成本通常高于官方发布的生活成本指数,工资的上调从未跟上价格上涨的速度。
1946年5月2日,《大公报》的一名记者指出,上海的工人仍为5个主要问题困扰。他特别介绍了上海那些工资与生活成本指数挂钩的工人——上海主要工业企业的工人——面临的困难:(1)严重的住房短缺;(2)医疗费用超出了普通工人的承受能力;(3)教育资源的短缺和昂贵使大部分人成为文盲;(4)缺乏足够的托儿所照顾在职母亲的孩子;(5)工人们无法应付通货膨胀,因为他们的月工资不足以购买维持该月生活的所有必需品,由于货币在不停地贬值,他们也不敢存钱。
经济衰退、失业和劳工骚乱
正如许多评论家指出的,将工资与上涨的生活成本挂钩只能解决问题的表征,而非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通货膨胀的基本问题没有解决,自动的工资调整只会拉高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从而进一步恶化经济形势。批评者警告,在这一恶性循环中,一些企业将会倒闭,更多的工人将失去工作。[36]
事实上,这些批评者的预言真的发生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大幅上升的失业率成为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生活的主要特点,造成了持续的劳工骚乱。在1946年夏季和秋季,工人们并没有公开违抗禁止罢工的命令,而是通过其他方式申诉他们的要求。工人们有意怠工。电车司机让乘客免费乘车。酒吧服务员为顾客提供免费服务。工人们发起这样的行动不仅仅是要求增加工资,还要求缩短工作时间以及发放合理的遣散费。[37]
这一类的要求反映了1946年下半年经济的不景气。大量当地商品被外国人以低价抛售,成百上千家上海生产商和商业公司宣布破产和倒闭。避免倒闭的唯一方法是减产裁员,降低成本。据估计,到1946年底,上海390万的总人口中[38],失业人数达到了25万。[39]
这种经济衰退与失业率上升的恶性循环并不只发生在上海。整个国家都在经受经济衰退。据报道,在1946年底的广州,有五分之一的市民,即1152408总人口中228038人处于失业状态。[40]结果,广东社会局不得不处理越来越多的劳动纠纷。[41]在天津,20个商店在一周内宣布破产,1946年底,另外250家商店也被迫停业。在北平,根据社会局的报告,从1946年1月至10月,有1600家商店停业。同样,在汉口,据称在1946年有数千家商店和企业关停和倒闭,将近10万人失去了工作。在南京,到1946年底,据估计全市65万人中的3/10,即20万人没有工作。[42]
到12月,上海罢工的次数再次上升,创下了日本投降后单月最高纪录。政府无力阻止工人们的罢工。罢工的直接原因似乎是上海社会局对工人要求工厂发放传统的年终奖金所做的裁定。社会局宣布,雇主应支付年终奖金,但那些头一年没有盈利的企业除外。毫不奇怪,企业主们充分利用了裁决中的这一漏洞,工人们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但1946年底劳工骚动的高潮不过是1947年更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前奏。根据上海社会局统计,该市1947年罢工和劳动纠纷达到了创纪录的2538次。[43]
紧急改革和劳工骚乱
1946年12月和1947年1月,出现了大量有关年终奖金和工资结算的劳动纠纷。政府在2月16日宣布了紧急经济改革方案,暂时控制住了混乱的局面。所有工资都被固定在1月份的水平上,最高工资依据大米、面粉、棉纱、布、燃料、盐、糖、食用油等基本商品的价格来确定。政府还计划将基本商品直接发放到工厂,以固定价格分发给工人。此外,南京和上海的政府职员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也能得到这些基本商品。如果这一方案取得成功,将被推广到其他城市。该方案禁止私人交易和囤积黄金、外汇。政府还宣布要采取措施检查资金的外流,当时资金正从中国的各主要城市流向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