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曾剃头来了(第6/9页)

为了对付曾天养,湘军几乎出动了所有的名将(当时很多人还不是很有名,名气都是靠太平军的尸体支撑起来的),胡林翼、周凤山、塔齐布、江忠淑、罗泽南、李续宾等人都参加了这场战争。

湘军出动了两万人,在君山和雷公湖一带布置埋伏。太平军的水师首先中计,进入湘军的埋伏圈,水军本就是太平军的弱点,哪里比得上湘军训练有素。水师吃了打败仗后,曾天养不得不放弃岳州,退守陵矶。湘军水师顺利攻占了岳州城。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曾天养自比关云长,怎么会是那种轻易放弃城池的人呢?其实,让他放弃城池的是石达开,石达开给曾天养下了一道命令,说岳州城估计是守不住了,你们可以退到下游,等候东王进一步的命令。也即是说,后退是石达开作出的权宜之计。

石达开作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智取,不喜欢硬碰硬。曾天养虽然执行了石达开的命令,但事后觉得很不舒服,居然不等杨秀清进一步的命令就下令收回岳州城。曾天养这次意气用事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石达开在军队中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他不听石达开的命令,想指挥好一次战争恐怕很难。

最关键的是曾天养和曾国藩都想到了同一个计策,就是激怒对方,引诱对方进入自己的埋伏圈,然后聚而歼之。结果,曾天养被湘军骂得火起,居然中计了,设计不成反而中计。太平军遭受伏击后,心里怨恨曾天养,居然和曾天养的亲兵打了起来。曾天养大败,退到临湘。

武汉的韦俊、陈玉成这些人听说曾天养大败,只好匆匆赶过来支援,一起进攻岳州。援军到来之后,与湘军展开了大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还是湘军棋高一着,在天昏地暗之时又派出一支军队偷袭,终于打退太平军。

岳州防守战胜利后,曾国藩感觉麦子熟了,到了收割的季节。农民收割的是庄稼,曾国藩收割的是人头。

曾国藩对形势的估计仍然过于乐观,现在还不是攻取天京的时候。韦俊失败后,调集湖北的兵力到湖南增援,准备再次进攻岳州。太平军在象骨港这里全歼湘军水师一个营,给了曾国藩一个沉重的打击。

象骨港一战也激起了曾天养的斗志,他带兵偷袭塔齐布。塔齐布也是一员勇将,狭路相逢勇者胜。看到塔齐布在战场上驰骋纵横,曾天养忽有种英雄相惜的感觉,他决定上战场跟他单挑,来个现代版的云长斩颜良。

曾天养提起长矛,奋力向塔齐布奔去。无论是湘军和太平军都被这种气氛所震慑,大家都是草根,从小听惯了说书,今日看到双方主将想要单挑,个个欢声雷动,在下面呐喊加油,一时忘记了这是战场,不是演戏。

说时迟那时快,曾天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过来,一矛刺中了塔齐布的坐骑。因为速度太快,刺中之后,曾天养在惯性的作用下摔下马来。太平军还指望双方主将能下马单挑,倒是湘军机警,大家纷纷冲过去,割下了曾天养的脑袋。我们不要责怪湘军,曾国藩就是用高薪诱惑湘军卖命,有了曾天养的人头,这辈子都不愁吃穿了。

曾天养一死,太平军马上大乱,大家纷纷溃逃。

曾天养的牺牲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征兆,对西征军的士气打击非常大。当然,也不能把后来西征军的失败全部归到曾天养的头上,西征军先后投入到湖南的兵力多达四五万人,原本是想拿下湖南,却被曾国藩逐个击破。从战略上来说,杨秀清还没有足够重视湘军,最终让曾国藩集中优势兵力将西征军一步步耗掉。

战略的失败加上战事的失利让西征军最终失去了武汉,偷鸡不成蚀把米,湖南没有拿下来,反而要逐步丧失对湖北的控制权。其实,武汉的守军不少,有五六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新兵,而湘军只有两三万人,但大多都是精锐,所以能在四十天之内拿下武汉这座大城市。

武汉失守的消息对杨秀清打击非常大,他下令将守将石凤魁和黄再兴押回天京斩首。太平军这边是屋漏逢连夜雨,拿下武汉后,清军将领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等人又在田家镇击败秦日纲的部队,歼敌上万人,烧毁船只几千艘。至此,太平军在湖北已是强弩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