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曾剃头来了(第7/9页)
曾国藩立功不小,咸丰本打算至少给他一个湖北巡抚当当,但考虑到曾国藩是手握兵权的汉人,如果再让他当上巡抚,那是养虎为患,于是便赏给他一个三品顶戴的虚衔。
曾国藩倒也是个会做官的人,他不但没有怨言,反而感谢皇恩浩荡,要誓死报效国家。
曾国藩大战石达开
肃清湖北的太平军后,曾国藩一时之间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在咸丰的奏折中洋洋得意地说,东南很快就会出现转机,形势很有可能扭转。
湘军上下比曾国藩更嘚瑟,大家都觉得太平军不堪一击,纷纷鼓噪着一举肃清江面,直捣天京。曾国藩也觉得是时候了,他在九江和湖口一带纠集部队,准备顺江摧毁太平军的防线,然后在天京城外和向荣会师,一同攻破天京城。
这个算盘是很好的,但是也有点虚。曾国藩首先应该估摸自己的势力,然后再了解太平军的势力,然而求胜心切,哪顾得了那么多。
曾国藩急命两大王牌将领塔齐布和罗泽南进攻,进攻的目标是太平军的后起之秀陈玉成。陈玉成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将领,不过太年轻了,他虽然是佯装撤退的计策击败了周凤山的军队,但是塔齐布和罗泽南同时过来袭击,被三路大军夹击,岂有不败之理。
秦日纲又在九江被击败,这时太平军呈全线溃败的颓势。秦日纲一路退到黄梅,黄梅县是湖北、江西、湖南三省的交界点,也是太平军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
秦日纲不断败退的同时,杨秀清也一再地对他表示愤怒,先是让石达开取得一切指挥权,接着表示,如果黄梅再丢了,决不轻饶。秦日纲也知道杨秀清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黄梅丢了,自己的脑袋估计也保不住了。
秦日纲背水一战,为了打赢这场战,他不断地加固防御工事。他在黄梅城外挖掘了许多巨大的梅花坑,深达丈余,里面布满了地雷和竹签。黄梅城的周围陷阱重重,滚石檑木一大堆,秦日纲自认为湘军这次怎么也不可能拿下黄梅城。
秦日纲千算万算,就没有算到湘军有几十个间谍潜入军中。这些间谍冒充太平军,将城内外的布置弄得一清二楚,塔齐布对太平军的陷阱了如指掌。
尽管如此,秦日纲还是仗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屡次击败湘军。秦日纲没得意多久,湘军内外夹击,攻入城内,放火烧成,击败秦日纲。这次湘军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大,死伤甚巨,猛将塔齐布也在战斗中受了重伤。
秦日纲和陈玉成退到宿松和太湖一带,两人都饱受挫折,心里留下了一点阴影,守着阵地死活不肯出战。
咸丰四年(1854年)十一月初七,罗泽南率领四千人向濯港进发,遇上了罗大纲和赖桂英,太平军方面有两万人。罗大纲虽然也姓罗,但此罗远不是罗泽南的对手。罗大纲自乱阵脚,居然分兵突围,结果正好被罗泽南拧紧一个拳头击败。罗大纲和赖桂英被击退之后,也学着秦日纲的样子,坚守不出。
由攻势转为守势,这是太平军最大的变化。
不是湘军太猛,而是太平军的士气正在不断下跌,这说明庞大的太平集团出现了问题。当你的敌人做得比你更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习别人的优点,在战场上尤其如此,在这一点上,以洪秀全杨秀清为代表的太平集团做得不够好。
不久,罗大纲在几支湘军的猛烈攻击下,损失万人,退到湖口。湘军锐气高涨,一鼓作气击败九江江面的太平军水师部队。
湘军完全收复了湖北。
太平军全部退到九江湖口,湘军近两万人也严阵以待,准备一举攻下九江和湖口。为了鼓舞士气,曾国藩亲自来到九江。
这边杨秀清比较悲剧,他对秦日纲非常痛恨,让石达开代替秦日纲主持西征军的一切军务。杨秀清当然很想一刀斩了秦日纲,但秦日纲毕竟是洪秀全的人,让秦日纲主持西征军事宜也是洪秀全的主意。打狗也得看主人,何况是杀一个王。
杨秀清知道,如果长江上游的防线全部失掉,太平集团就岌岌可危。杨秀清让石达开统领西征军不只是为了表达对洪秀全的不满,而是真切地希望他能够挽回败局。所以,杨秀清把新训练出来的几万新兵全部交给石达开。但石达开能不能力挽狂澜是个很大的问题,西征之前,太平军的势力很强大,水师部队也很庞大。现在水师部队几乎全部被摧毁,陆军屡战屡败,损失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