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骑兵的马镫战术革命与北方民族政权转型(第16/17页)
[55] 《晋书》卷一百三《刘曜载记》,第2694页。
[56] 《旧唐书》卷六十八《尉迟敬德传》,第2496页。
[57] 《晋书》卷一百十二《苻生载记》:“桓温之来伐也,生单马入阵,搴旗斩将者前后十数。”(第2873页)《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健又遣子生、弟雄众数万屯峣柳、愁思塠以距温,遂大战,生亲自陷阵,杀温将应庭、刘泓,死伤千数。温军力战,生众乃散。”(第2571页)
[58] 《晋书》卷一百十三《苻坚载记上》,第2893页。
[59] 《周书》卷十五《李弼传》:“弼呼其麾下六十骑,身先士卒,横截之,贼遂为三,因大破。”此“三”为“二”之误抄,见中华书局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240页。
[60] 《周书》卷十五《李弼传附弟檦》,第242页。
[61] 《北史》卷五十二《齐宗室诸王下·兰陵王长恭》,第147页。
[62] 见《晋书》卷一百《苏峻传》,第2630页;以及卷七《成帝纪》、卷六十七《温峧传》。但言之较详的是《魏书》卷九十六《僭晋司马叡传》,第2099页。
[63] 《宋书》卷四十九《蒯恩传》,第1437页。
[64] 《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附苻融》,第2918页。
[65] 《宋书》卷八十四《邓琬传》,第2139页。
[66] 《周书》卷二十七《田弘传》,第449页。
[67] 《北史》卷五十三《綦连猛传附尉兴庆》,第1928页。
[68] 《晋书》卷一百《杜曾传》,第2620页。
[69] 《周书》卷十四《贺拔胜传》,第218页。
[70] 《宋书·薛安都传》,第2217页。
[71] 《宋书》卷七十四《臧质传》,第1920页。
[72] 《北史》卷五十三《彭乐传》,第1923页。《北史》卷六《齐本纪上》则载东魏战绩为俘获西魏督将以下四百余人,斩俘六万,见第228页。
[73] 《周书·贺拔胜传》,第219页。
[74] 《周书》卷十八《王思政传》,第295页。
[75] 《周书》卷二十七《蔡祐传》,第443页。
[76] 《周书》卷三十《窦炽传》,第518页。
[77] 《北齐书》卷十六《段荣传附子韶》,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12页。
[78] 《周书》卷十一《叱罗协传》,第179页。
[79] 《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第2713页。
[80] 《周书》卷二十七《梁台传》,第453页。
[81] 《北齐书》卷二《齐神武本纪下》,第22页。
[82] 《周书》卷十九《王雄传》,第320页。
[83] 据《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在胡服改革之后北征草原,从林胡、楼烦等游牧族补充了大量战马和骑兵。白国红据此讨论了来自“三胡”的赵国骑兵,白国红:《关于中国第一支建制骑兵的史学思考》,《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第3期。
[84] 《后汉书·吴汉传》,注引《续汉书》,第679—680页。
[85] 唐长孺先生全面总结了东汉至魏晋中原王朝从乌桓、东胡、鲜卑等部族中征发骑兵的事例。参见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22—136页。另参见王子今:《两汉军队中的胡骑》,《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
[86] 《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831页。
[87]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魏书》,第837—838页。
[88] 以上见《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839页。
[89] 《晋书·王浚传》,第1147页。
[90] 以上见《太平御览》卷三百“骑”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83页。
[91] 《晋书》卷八十六《张重华传》,第2242页。
[92] 《晋书》卷一百七《冉闵载记》,第2796页。
[93] 《晋书》卷一百十《慕容儁载记》,第2833页。
[94] 魏末崔鸿所编《十六国春秋》有百余卷,而到唐修《晋书》诸载记则只有二十卷,此外尚有零星史料保存于唐宋类书,但大部分都已湮没无存。
[95] 《魏书》卷一《序纪》,第1页。
[96] 关于刘汉兵力规模,参见周一良先生:《乞活考》,《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