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7/14页)

儒家“五常”的第五“常”便是“朋友”。这里似乎孔圣人为等级森严的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设置了一个安全阀。在家庭内部,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分成等级的,这种等级关系,特别是基于辈分的长幼关系,被推广之于全社会。这种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身份地位,妨碍了人们之间思想感情的自由交流。在中国,做儿子的没有人感到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亲谈论自己遇到的问题,即使有,也微乎其微。长辈有绝对的权威,晚辈唯有洗耳恭听长辈的教导。但是朋友之间是平等的,可以随心所欲地互相倾吐自己的心声。用以描述亲密朋友的词“知己”,清楚地概括了这种关系是亲密无间的、无所不可以向对方谈论的。对朋友,你可以谈论对家庭成员、对你的长辈或晚辈所不敢谈论的你的内心感情、志向、愿望、遇到的问题和你的苦闷。在儒家等级森严的世界中,惟有朋友之间是平起平坐的。

在西方,特别是在近代的西方,文学艺术的主题是男欢女爱,而在中国却是友谊。中国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以友谊为中心思想的。《论语》开篇即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5]中国山水画的主要题材之一便是老友二人静坐一处欣赏大自然的和谐壮丽。友谊的颂歌反反复复地出现在中国的诗歌、文学和艺术——表达个人感情的王国中。

友谊的层次十分繁多。也许最为密切的要算结拜兄弟了。在中国,年轻人喜欢模仿《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的情形: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恩忘义,天人共戮。[46]

这道誓文为中国大多数年轻人结盟拜把子提供了样板。誓文通常在寺庙、神殿或对结拜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方宣读。

关于友谊的专用术语也是很具特色的:“交情”意味着关系十分密切,组成这个词的两个字的含义分别是“to have intercourse or intimacy”(交往或交往密切和“the affections,feelings,or desires”爱,感情,愿望)。英译为“a firm and noble-minded friendship”的“道义金石之交”,其含义是这种友谊兼及公德和私德,且坚如磐石。

除个人亲自结交直接结成的友谊外,还有涉及广泛的间接关系结成的友谊。朋友的朋友即属此类,父辈的朋友和朋友的儿辈亦属此类。尽管这类朋友关系最初是经由他人建立起来的,但这种性质的友谊也能密切起来并持之久远,这要看当事人的志趣及性格是否相投。

友谊关系中有一个特殊的阶层,姑名之曰“‘同’字辈”。“同”这个字的意思是“一同”(together)或“相同”(the same),在中文里作为一个修饰词用之于许多名词来描述中国友谊关系中这一支派的各种各样的类别——同乡、同省、同学、同年等等。也许对于受过教育的阶层而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同年”。

那些在任何一级科举考试中——不论是府试、乡试还是会试——考中的考生,他们便互相视为同年。在清朝教育制度下,尽管有官办学堂,但是准备科考的实际教学工作却大多是由私塾教师和家庭教师承担的。正由于此,“同学”的标准便不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你们是否一起在同一学校读书、是否从同一学校毕业,而是你们是否参加了同一年的科举考试。在科考的准备阶段,建立友谊的基础是共同的经历和志趣。那些成功地通过了考试的人,由于其共同的成就而有了进一步亲近的凝聚力。应试士子成千上万,能通过考试的只是极小一部分人,即使这样,也不是他们所有人之间都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和在任何人际环境中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既然是同一年通过了科考,即使不能建立真正的朋友关系,也仍能形成一种特殊的集团。与其他形式的友谊关系一样,这种关系也有扩散效应,同年之子与其父的同年就有了一种特殊关系,通过了科考的考生的近支亲属不但能够分享他的荣耀,也能与他的同年结交。[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