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10/12页)

亸娘忽然想起了爹刚在她耳边掠过的一句话,若有所思地抬起头来,望望婆母飘着萧然的灰白头发的两鬓,竭力要从她的严肃的然而是温和的脸上探索出这个已经在战场上丧失过两个儿子,现在又要把第三个儿子送上战场的母亲的心情。但她什么都没有发现。一种灰色的冷色调把婆母的一切遮盖起来,她的心和她的脸一样平静。在她一生中已经有过几十次打发征人出门的经验,她早已习惯了只想眼前的实际,而不去想那悲伤的过去和不可知的未来。如果她能够给媳妇一个宝贵的教训,那就是要媳妇也养成这个习惯。

利用母亲和妻子在打包袱的这个空隙时间,马扩出去把牲口检查一下,那就是刘锜送他的御赐“玉狻猊”。它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刘锜以此送给兄弟乘骑,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但是连得那匹牲口也早经母亲很好地照料过了。他再出去和伴当们亲切地聊了一回,明天他们也要随他一起出征,他们也经过母亲的帮助,整好行装,单等天一亮就出发。他们劝他早点回房去休息。

外面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他挂心了,他回到房里,听母亲的叮嘱,什么东西放在哪个包袱里,省得临时要用起来难找。

他深深感谢她们为他所做的细密周到的准备工作。母亲为他准备的都是实际需用的,而妻子的准备中还蒙上一层感情色彩。当他将这件把她的一颗受尽煎熬炙烤的心一起缝进去的絮袍,亲自塞进包袱时,就好像扪叩到这颗心曾经经历过的痛苦的历程,它刚刚缝好,他感觉它是火热的。他虽然说话不多,虽然在许多场合中都不急于表达自己,但在这个温柔的动作和表情中,亸娘明明白白地获得了他了解她、感谢她、喜爱她的真凭实据。他确实是这样,一向是这样,不可能不是像她所希望、所想象的这个样子的。

她们又最后一次地检点了行李。

“红羊皮箧里装的一副连环素铠是你丈人赠送给你的。”母亲说,“亸儿巧手,照着你的个子、身量改制好了,又在臂肘、膝盖处换上新皮,收拾得齐齐整整。儿呀,你自己的铠甲留在那里没带来,一旦上了战场,就靠它护住你的身体了。你要随时护住自己哟!”

马扩谢了母亲和妻子,然后与她们筹计起家计来。

“娘!孩儿这番出去后,家里这副担子又要搁在你老人家和媳妇身上,那也不轻啊!”

“儿子,你放心去吧,亸儿贤惠,我们会把它管得好好的。”

“媳妇年轻,又要照顾泰山,娘还得在东京住上一时再回保州去哩!”

“哪能把亲家撇了就走?娘会伴着亸儿在这里照料你泰山。”她停顿一下说,“再说有刘家娘子在这里照应,柴、米、油、盐,样样都不烦心,要住多久就多久,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孩儿刚才还拜托嫂子,请她多多照应你婆媳俩和病人呢!”

“姊什么都想到了。”丈夫这句话说得见外了,亸娘微微地噘起嘴唇说,“昨夜说过,今天又特地说了两遍,要你放心,还待你去拜托她?”

“刘娘子那天说过,”马母带着虽然认为她的话说得稚气却也盛情可感的老年人的诚恳说,这使得她在灰色的冷调子下面浮泛出一层热的底色,“她离不开亸儿,亸儿离不开她爹,怎得咱三家,姓赵的、姓马的、姓刘的长住在一起才好。”

“将来的事可说不定了。”马扩微笑道,“只是孩儿此去,怕要一年半载才得回来。万一前线有些蹉跎,保州近在咫尺,也非安乐之乡。好笑童贯那厮,只想功在俄顷,口气之间,连冬衣也不必带,打算到北道去三两个月就功成归来,天下哪有这等容易事?”

“儿子回来时,你爹可也要回来了。”母亲忽然叹口气,“可怜他这几年东奔西走,何尝在家里歇上半月旬日!”

“孩儿一上前线就去找寻俺爹,娘有什么让孩儿捎去给爹?”

“上回他寄信来时,就给捎去两个包袱,这回你见到他可是空手了。”她想了一想,道,“也罢!你爷儿俩一样的脚码,见了爹时,把娘做的八搭麻鞋留两双给他也好。”

“孩儿给爹留下就是。”

“还有见了你爹时,千万捎个口信给他,就说娘说的,咱家的新妇可贤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