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1 “王后,我的母亲”(第2/7页)

凯瑟琳很小就知道,自己无所依靠,安全完全仰赖他人的善意,凯瑟琳努力寻找盟友,将愤怒和不悦隐藏在温顺的面孔之下。她首先找到的是天真的修女,她们是她抵挡外界恶行的唯一防线,最终她成功地使自己成为了修女的一员。一位关照凯瑟琳的修女写道:“凯瑟琳温柔善良,修女们尽其所能地消减她的悲伤和困苦。”一位意大利廷臣也以“服从”一词描写凯瑟琳的少女生涯。但是在屈从的面具下是憎恶的激流。一位前往修院看望凯瑟琳的使节观察到:“我从未见过像她这么年轻的人在分辨善恶上如此敏捷。”

凯瑟琳12岁时,意大利政局回复旧态,美地奇家族重回权力顶峰,凯瑟琳也被另一位当选教皇的表亲——克莱门特七世(Clement VII)召回罗马。他想将凯瑟琳用于政治婚姻,以达成军事或外交联盟。凯瑟琳是家中独女,既有美地奇家族关系,又有继承佛罗伦萨的资格,她未来的丈夫可因此获得意大利的一大片土地。克莱门特安排她与亨利订婚,后者是如日中天而妄自尊大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的次子。

此时,凯瑟琳的命运终于转变了。嫁给法国王室成员对她这样一个女子而言不啻一大成功。虽然她的母亲出身王室,她的父亲却不过是平凡的商人阶级。两个世纪之前,美地奇家族还在经营零售业以及放贷。虽然美地奇家族目前富有而强势,但在多数欧洲王室的眼中,他们不过是暴发户而已。亨利王子排行第二,最不受父亲待见——本来凯瑟琳的新郎绝无可能成为王位继承人——但克莱门特还是得开出各种慷慨的附带条件以促成这桩重大婚事。凯瑟琳的陪嫁有六座意大利城市,其中包括比萨这样的大城市(当然这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因为教皇不想激怒那些反对上层一手操办这桩婚事的意大利人)。克莱门特进而秘密地表明,他一定会帮助弗朗索瓦一世夺回富有的米兰,而且承诺将乌尔比诺公爵(Duke of Urbino)的爵位当作蜜月礼物送给新人们。此外还有一笔巨额财富作为嫁妆:十万金埃居和大量珠宝——如果这些珠宝披挂在身,凯瑟琳连站起来都有困难。

双方经过了激烈的讨价还价——当克莱门特设法赖掉嫁妆费用的时候,一位法国枢机主教抱怨说:“这个人真是上帝之鞭。”——最终,凯瑟琳和法国王子的婚事有了定论,持续五天的婚礼盛典于1533年10月底在马赛举行。凯瑟琳嫁妆和随从的宏大本该使人们忘记了这桩婚事原本是门不当、户不对,但这连新娘也没有愚弄到——新娘看见她未来的公公时立刻跪下,谦卑地亲吻他的脚,表示自己何德何能,竟能获此殊荣嫁入王室。10月27日,双方签署婚约;庄严的婚礼弥撒由克莱门特主持,他表示要参加10月28日早上的婚礼;当晚则将照例举行婚宴,那场喧嚣的假面宴会将会持续到下半夜,彼时将有许多女士袒胸露乳——而不是戴着假面具的脸。新人们却将错过这场喧嚣,因为他们会早早地上床。由于这场婚礼实际上是法国国王对皇帝在意大利财富的宣战,因此有必要在当晚使婚礼圆满完成,以防止将来有人宣布婚礼无效。为了保证14岁的新人尽到义务,弗朗索瓦一世将留在卧室里,监督他们完成任务。所以,凯瑟琳还必须当着公公的面失去童贞,这是最后的侮辱。

不到一年,克莱门特逝世,教廷和法国之间的联盟崩溃了,承诺的意大利城市从未生效,凯瑟琳的大部分嫁妆也没有支付。只剩下一个15岁的女子,她举止笨拙,法语说得不好,带着浓重的意大利口音,尚存的亲戚也可能指望不上。这让弗朗索瓦很不高兴,他鄙视地说道:“这个姑娘赤条条地来到我的宫廷里。”

不过,凯瑟琳童年坎坷,在这场婚姻中反而受伤较少。和她年轻的丈夫相比,凯瑟琳的童年锻炼了她,而玛格丽特未来的父亲亨利则没吃过苦。

亨利比他的佛罗伦萨新娘只大两周。他生于1519年3月底,生在父王最爱的安布瓦斯(Amboise)的一处围场行宫。直到五岁之前,亨利都过着无忧无虑、备受宠爱的生活。他的兄长是王储,大他两岁,和他关系很好。王后温柔和蔼,很宠爱她的孩子们;国王则是欧洲最重要的国王之一。亨利的个性显示出他的童年温暖又安定,他外向、乐观且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