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骑兵冲击战术的发展期(东汉到西晋)(第8/14页)

特随流人将入于蜀,至剑阁,箕踞太息,顾眄险阻曰:“刘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邪!”[76]

除了战术思想的滞后,诸葛亮保守持重的个性也是蜀汉骑兵未能获得发挥机会的原因之一。刘备死后,蜀汉政权对曹魏的北伐,都是诸葛亮亲自挂帅指挥,他每次都坚持步步为营的保守战略,从不愿冒险用骑兵发动远程奇袭。蜀将魏延对此颇为不满,“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77]。裴注所引《魏略》言之更详: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胥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78]

诸葛亮出于持重万全而否决了魏延的提议。其实这个方案对曹魏有极大威胁。诸葛亮每次北伐都绕道陇西,千里迂回,历时极长。即使这样也给曹魏防御关中带来了很大麻烦。[79]有趣的是,西晋灭蜀成功之后,远征军统帅钟会试图沿用魏延故智,带领士兵杀回洛阳夺权称帝。具体方案是:“欲使姜维等皆将蜀兵出斜谷,会自将大众随其后。既至长安,令骑士从陆道,步兵从水道顺流浮渭入河,以为五日可到孟津,与骑会洛阳,一旦天下可定也。”[80]由于钟会起兵未遂而死,这个计划没能付诸实践。

汉末三国政权骑兵建设之比较

从地理上看,三国鼎立格局形成之后,中国的军政单元从草原到江南呈现三层“环带状”结构:最北、最外一环是北方草原地带,从东北的乌桓、东胡之地连绵到西南的氐羌地区;中间环是魏晋王朝占据的中原;最内、最南是东吴所在的江东地区;蜀汉则居于中间环偏南的方位。三个地带自北而南,逐渐缺乏适合马匹生长繁育的环境,居民生活方式也从游牧向农耕过渡。这使得诸政权拥有的骑兵数量依次减少,并对其军政局势产生影响。

中原魏晋政权对抗诸草原游牧族的骑兵优势,主要依赖集权政治结构和庞大的专业化军队,以及中原巨大的人口、经济规模。此时期北方游牧族汉化程度尚浅,政治集权化较低,难以对中原形成实质威胁。吴蜀政权对抗魏晋的军事优势(不仅是骑兵优势),则主要依靠长江天堑和巴陇山险地形。[81]这种军事对立背后,还有骑兵资源自北向南、自外环向内的流动。草原地带进入中原(包括蜀汉)的,是马匹和游牧族骑士,包括有些部族的整体内迁,他们在中原、蜀汉的政治结构中地位较低;自中原进入江南的除了普通士兵、民众,更有擅长骑战的军事将帅,他们在江东政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使原本欠开发的江南地区逐渐中原化。[82]

从历史发展脉络看,汉末三国时骑兵冲击战术正在走向成熟,汉末至三国前期的战争促进了骑兵战术的完善。但到三国中后期,各政权的骑兵运用能力都发生了衰退。吴、蜀骑兵战术水平下降是因为缺乏战马和骑兵人才;魏晋则是因为政治趋于保守,以及对北方民族采取漠视、排斥的态度。

第四节 西晋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士族风气与晋武帝的好尚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国。此时北方及西北游牧族大量内迁与汉人杂处,伴随着骑兵在战争中重要性的上升,骑马文化逐渐渗入中原的社会生活中。[83]但这一时期西晋上层在迅速士族化,新士族阶层重文轻武,沉溺于玄学清谈和奢靡的生活。这造成了西晋军备的废弛和军队战斗力的下降。

当时士族以富有文化著称,极少有武人气质,但也曾有个别士族成员受到内迁游牧族的影响,追求骑射弓马技能。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太原王氏家族,特别是王湛、王济叔侄,另外还有弘农杨氏的杨济。《世说新语》和正史记载了很多他们研究相马、骑马技术,和以弓马骑射自豪的事迹。比如王济曾经在地价昂贵的京师洛阳买地作跑马场,“编钱满之,时人谓为金沟”,因其善解马性,被杜预称为有“马癖”[84]。王湛和王济还有一则关于相马和赛马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