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蒙古大夫(第5/23页)

王府正厅中,燕王朱棣听完了道衍南行的报告,脸色十分凝重,他一手梳拢着颔下胡须,一面深深地沉思。道衍报告完毕后也不多话,静静凝视着朱棣。一时之间,厅中静了下来,连窗外高树上的鸟叫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燕王终于开了口,他简洁地问一句话:“大师你说,没法回头了?”

道衍和尚正色道:“没法回头了。”

燕王道:“怎么讲?”

道衍和尚道:“朱允炆人虽聪明,却容易见异思迁,遇事不能坚持,所以他身边的谋士就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今黄子澄、齐泰当政,全是主张削藩的短视之徒,再加一个方孝孺,学问虽好却有些食古不化,一旦自以为正义卫道,坚持起来,比那蠢驴还要憋拗。朱允炆自恃武力强,发动削藩只在旦夕之间。王爷,你要拿定个主意了!”

燕王道:“怎么讲?”

道衍道:“拿定主意,先发制人!”

燕王双目暴睁,精光四射,厉声再问:“怎么讲?”

道衍毫不回避,一双三角眼回瞪着朱棣,一字一字地低声道:“起兵!”

燕王道:“造反?”道衍道:“不错,造反。不造反,王爷你就等着被杀吧,死了还是背个罪名:谋反!”

燕王朱棣站起身来,踱了三圈,然后停在大厅中央,忽然戟指着道衍和尚道:“和尚,你先设法让高煦回燕京来,咱们就开始布置。”

道衍知道燕王诸世子中,最勇猛善战的就是这个次子朱高煦,燕王若要动武,必定希望高煦在身边。朱高煦于洪武二十八年被封为高阳郡王,受召到京师学习国政,经常留在南京。在燕王朱棣的想法中,朱高煦大可在京多与高层政要交往,俟机打探朝廷机密,但朱允炆继位后,留在南京就会变成人质了。

道衍和尚微微笑道:“王爷休要着急,贫僧包管数日之内,二公子便如蛟龙脱困,从南京返回燕京。”燕王虽然将信将疑,但他素服道衍之能,便没有再质问。

这时道衍起立道:“此次贫僧藉南游之便,颇结交了几位奇能异士,有一位精通医药、学富五车的才子胡濙,贫僧结识他后,知他与少林寺高僧相约谈论医道,便邀他随俺来到燕王府。王爷见他一下,此人将来必有大用。”

朱棣摇了一下案上的小银铃,先前那名侍卫快步进厅,朱棣尚未开口,那侍卫已先报告道:“禀王爷,那胡相公踱到三册书之前,似乎颇感兴趣,但并未动手翻阅。”朱棣微笑道:“去请胡相公来见过。”

原来燕王府的书房是个测试南京来客的场所,书架上故意放些会引起南京来客兴趣的书籍,其内容其实平常一般,但书名及标签却故作神秘。来者先在书房中等待召见,有时一等大半个时辰,若是忍不住翻阅甚或偷录,便被认为可能是南来的细作,燕王便会暗加提防。

这时胡濙通过“测试”,燕王笑容可掬地迎他入厅。朱棣一把拉住胡濙阻他拜见,哈哈笑道:“欢迎,欢迎,燕京城来了胡神医,听下面报告,一大早在庆寿寺外很轰动呢。”

胡濙一见那燕王,便感到此人有一种大气魄,而清早发生乡亲拜谢“神医”的事他居然已经掌握,听他特别说“听下面报告”,表示消息不是来自道衍和尚,很巧妙地表露出大气度中的精细面。再看那燕王的长相,长脸长鼻,气宇雍容有度,双眼虽然不大,但目中精光四射,极是锐利。胡濙暗道:“这燕王生得好相貌。”

燕王虽然相拦,胡濙还是一揖到地,正色道:“晚生武进胡濙,承道衍方丈之邀到燕京一游,更蒙引见,得瞻燕王威仪,不虚此行矣。”

朱棣笑道:“俺是个粗人,胡相公莫要文诌诌的。道衍和尚说你医药之道精通,又有一肚子学问,俺素来相信和尚的眼光,胡相公年纪轻轻,前途不可限量啊。”

胡濙谦道:“胡濙一介书生,一个落第举子,岂敢担得王爷过奖,只是自幼酷爱医药之道,遍求天下名医学习切磋,遍读天下医药书籍,蒐集天下奇门偏方,颇有心为医药之术理出一条新道。如不是家严逼着考功名,真希望能云游四海,一面增进医学,一面活人性命。”

燕王爽朗地道:“功名算什么,肚子里装满经书,脑子不好使的人俺见多了。胡相公,你能学以致用,才令人佩服呢。”说完话锋一转,问道:“胡相公从江南来,自南京到江北河南,所见必多,有些啥可以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