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7月25日至28日:秘密和谎言(第4/9页)

所以,大战前的最后一周起始于奥地利进行战争动员,其战争动员想要传递的信号却无人接收;俄国处于战争动员的第一阶段,但假装不是;德国开始感到威胁;法国大使催促俄国人和塞尔维亚人快行动。英国发出的信号非常含糊,致使欧洲大陆诸强国按照自己的需要去理解。柏林和巴黎此时基本上无人在发挥领导作用。欧洲的局势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扭转的地步,但确实也无人能掌控。

7月27日,星期一

对公众来说,这是没有重要新闻的一天。

但是,事实上,奥匈帝国内阁在这一天秘密开会投票决定是否对塞尔维亚宣战。此举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最想开战的康拉德也质疑此举的意义。他看不出为什么要在战争动员完成前一周宣战。但是,贝希托尔德感觉德国的态度有可能软化,英国出面斡旋和谈,康拉德也有可能改变主意,所以他必须强制二元帝国进入战争状态。

对塞尔维亚的宣战书,计划在星期二宣布,此前必须获得弗朗茨·约瑟夫的批准。面对着贝希托尔德和康拉德,弗朗茨·约瑟夫犹豫不决。贝希托尔德和康拉德向弗朗茨·约瑟夫撒了一个谎,他们说塞尔维亚开始发动攻击。实际上,仅仅是在一个边境小镇有双方短暂的零星交火。听了这个故事,弗朗茨·约瑟夫相信战争已经爆发,认为塞尔维亚应该对战争爆发负责,于是在宣战书上签字。他在签字的时候手颤抖得厉害,都戴不上眼镜。

在伦敦,格雷阅读了塞尔维亚对最后通牒的答复,感到有和平希望。他与林克瑙斯基见面,再提召开欧洲诸强国会议一事。林克瑙斯基也再次把建议转交给柏林,催促柏林立刻做出响应。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不喜欢英国的建议,但又不想冒犯英国,回了一个电报,说他正与维也纳沟通。但是,他用最坚决的言辞告诉奥地利驻柏林的大使,德国政府不愿与格雷的想法牵扯在一起,并且劝告奥地利人不要理会格雷的想法,只是为了哄英国人高兴才转达给奥地利人。格雷提出的国际会议,容易引起德国、奥地利的怀疑。在四个参与会议的国家中,法国、意大利这两个国家几乎没有理由同情奥地利的委屈。第三个国家英国,似乎不愿破坏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相信,这个国际会议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把行动转换成针对奥地利外交照会和塞尔维亚答复的空泛争论,最后退化为一场毫无结果的文字之争。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最害怕的事,莫过于眼巴巴地望着塞尔维亚人跳着舞自由地溜走,就像1912年及1913年那样。于是,受到鼓舞的塞尔维亚激进分子,将在奥匈境内外继续制造麻烦,而其他少数民族也将学着塞尔维亚的样子搞分裂。

奥地利人不愿接受调解,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奥地利在财政上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所以,康拉德从来没有足够的钱扩充军队、更新军备、改善技术,以便使奥地利军队能与其他欧洲强国竞争,此外,奥地利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进行了战争动员,钱花了不少,但毫无战果。截至1914年,军备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军费使欧洲各强国都感到压力,而奥匈帝国是在压力之下发出呻吟声最大的一个。维也纳无法负担每年都来一次的战争动员。维也纳期待这一次战争动员能捞回一点儿值钱的东西。

下午,德皇威廉度假回来,这让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外交大臣戈特利布·冯·贾高(Gottlieb von Jagow)感到不高兴。他俩告诉德皇威廉,其他国家看到德皇提前结束度假将受到惊吓,并请德皇暂时避让一下。也许,他俩真正害怕的是不稳重的德皇有可能扰乱危机的处理。

无论是否有德皇在场,贝特曼、贾高都不是在如此困境中掌控欧洲最强大国家的理想搭档。贝特曼,身材高大,不爱讲话,公务员是他的唯一职业,尽管没有外交工作的经验,德皇威廉也不喜欢他,(德皇威廉曾抱怨道:“他总是在给我上课,假装什么都知道。”)但他在五年前被提升为首相。他像许多德国高官一样,感到德国东面、西面的不友好的强国都具有威胁,相信德国正变得越来越易受攻击。贾高是一个意志薄弱的忧郁症患者,他利用哥哥的人脉进入外交界,并利用同样的方式在罗马和其他城市获得一系列的既舒服又不累的工作。当他被召回国内主持外交部工作时,他用尽一切办法逃避任命。最后,他绝望地说:“一切努力都白费了,我被任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