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军事政策或战争哲学(第3/8页)
任何政府,不管以什么借口轻视军队,都将受到后人的诟病,因为轻视军队,会使国家失去胜利,甚至给国家和军队带来耻辱。主张政府应该为军事牺牲一切的观点是荒谬的,但军队应该是政府关注的对象。如果一国之主没有受过任何军事教育,他就很难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富有远见的制度,就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案。一个完善的军事制度,首要部分是制定完善的征兵制度和后备军体系。
虽然一些政府形式是不允许国家元首采用最好的军事体制的,但是,我们要看到,罗马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路易十四、腓特烈大帝都证明,即使各国政府的组织原则各不相同,却都拥有良好的军事组织和英明的指挥。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现在的政府形式,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可以提高军队的真正军事价值。
当国家的财政大权掌握在代表地方利益或小集团利益的人手中时,政府的种种军事考虑都将要受到严格限制,哪怕是一些微小的要求也会被否决。许多人会误认为,政府是在与人民为敌,没有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正是这样,政府本可根据本国最大利益和长远利益行事,做好充分准备,哪怕是在面对入侵时也能有组织地抵抗,却也不能不顾及国内人民的情绪,从而疏忽了作战准备。
议会代表们,大多数总幻想着获得那些授予他们权力的纳税人的欢心,所以总是以经济目的为借口——虽然他们并不明白经济原理,削弱为建立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部队所需的制度。他们总是欺骗选民,让他们相信,和平比拥有强大军事力量更好。
我从不主张天天准备打仗,这是对人类的祸害,而且就我们所处的文明世界来说,这也是不可能的。我著书的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一个文明国家的政府应该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府一定要有远见,建立完备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政策。
在立宪政体下,政府总是受立法议会的牵制,这使得它在建设军事体制和军事政策方面不够有力。但是我们无法否认,一旦国家命运遭到威胁,议会的作用尤为重要。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议会为了振奋士气,拯救国家,采用极端的手段实行独裁或者篡夺国家政权,从而促进国力的增长。罗伯斯庇尔和公安委员会倒台后,法国国民公会的表现就是这样的。此外,当国家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独裁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似乎凡是控制在议会手中的国家,政治和军事比君主政体的国家弱。
请原谅我没有得出彻底的结论,因为我不能再谈更多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了,这不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的地位,也不允许我再涉及这个领域。我只能为政界要人提出一些思考,供他们借鉴。我再强调一次,我只想揭示一些关于战争艺术的真理,仅此而已。
长期的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战斗力尤为重要,因为它容易在和平时期减弱。关于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军队的士气,经常举行大规模的实战演习。尽管这种演习与真实的战争还有一定差距,但它是最有效地训练军队、准备战争的方法。为弘扬军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应该经常令其参加一些益于国防的劳动。
将军队分散,令其作为守备部队分驻各地,是一种极坏的制度,俄国和普鲁士都是按师、军固定建制编组,集中驻防,虽然比团好,但也好不到哪儿去。一般而言,俄国军队在很多方面都堪称军队典范,虽然它的很多制度不适用于他国军队,但它也不失为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关于奖励和晋升,资历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功绩的重要性。我认为,每一次晋升,应有四分之三的军官按资历晋级,四分之一的军官应该以个人才能和勤奋程度为晋升原则。在战时,资历晋升应该尽量停止,要将名额分给能力突出、战功卓越者。
武器装备是可以增加胜利机会的,但是仅仅依靠武器无法赢得胜利,武器的优势只能促进胜利。我还记忆犹新,在艾劳和马伦戈,法国人因缺乏炮兵吃尽了苦头;法国重骑兵因为胸甲而获得多次胜利;还有成千上万的枪骑兵觉得长矛不如马刀方便而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