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十七章(第4/6页)

“走,好事儿!”黄中臣拉了一把李明强说,“我知道,你这些天不高兴。别跟人家都欠你二斤黑籽麻似的,见人都耷拉着脸。”

李明强随黄中臣上了吉普车,一路无话到了香山。

美丽的香山南麓繁华区,一幢红檐绿瓦古香古色的二层小楼,窗明几净,空无一人。楼顶矗立的一幅广告牌——北京老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非常醒目。黄中臣指着这幢小楼说:“看,就是这幢小楼。名字是卫政委起的,用你的笔名。各种手续都办齐了,你只需招兵,不用买马就可以开业了!”黄中臣眉飞色舞地对李明强说。

“我的转业手续还没办呢,怎么营业执照就办下来了?”李明强不解地问。他一脸的疑惑,不过,精神好了许多。

“这是北京市安置办出面办的。其实,你的进京手续早就办好了。只是军区首长有指示,不把你安置好,不让离开部队。”黄中臣一边说,一边领着李明强挨着房间看房,他笑着说:“瞧,这楼就是大队出面租下的,办公物品一应俱全。你看,这位置还可以吧?”

“好,太好了!”李明强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一下子振作起来,习惯性地举起他那只能半握拳头的左手,在空中使劲儿地摇了摇说。

“你先别臭美!这一切都是部队给你垫着,等你挣了钱,我连本儿带利一块儿收。”黄中臣指着李明强一本正经地说。

“我一定加倍偿还!”李明强爽快地答道。然后,一边抚摸办公桌,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加倍偿还,加倍还,加倍,加倍。”

李明强招的第一批人就是肖明的父母和肖明媳妇。老头子的职责是看门,老太太的职责是看屋。贵珍问:“哥,你开文化公司,把两位老人养起来就是了。我又没文化,我去能干啥。”

李明强说:“做饭,老人爱吃啥就做啥,别给我耽误了。”

四个人安顿完毕,李明强写了一个招聘启事贴在门口。

香山是北京十大名胜之一,游人如织。文人墨客也都相约而来,写生采风。看到此处有家文化公司招聘,报名者接踵而至。没几天,公司的各个部门都成立了,采编绘画、事务策划、照相洗相、图书音像制品都紧锣密鼓地开张了,第一笔大的进项,就是为别人主持婚庆,一条龙服务,小赚一笔。

李明强想出的第一套书是系列丛书——《再度辉煌》。他说,复转军人到地方二次就业,有许多成功者,把他们的事迹汇编成书,不仅是对复转军人的激励,而且对现役军人也有启迪,可以为他们转业时提供借鉴。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谁知他们公司弄出的第一本书不是《再度辉煌》,而是《跟我写》,并且成了系列丛书,还一下子为公司打出了名气。

原来,公司里的成员个个能写会画,在准备出《再度辉煌》一书的同时,李明强又有了个新的想法。他说:“咱们把汇编《再度辉煌》的广告发了,自己也不能闲着。写作要从小学生抓起,我们每个人写一个或几个童话故事,留个尾巴,让小朋友想象以后的发展,跟着写下去,咱们再把小朋友的好作品修改发表,给他们开辟一个创作园地。”就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跟我写》很快上市了。

好家伙,人们一下子看中了这本书,一版再版,成了当年最畅销书之一,总印数突破了一百万册。紧接着更为热闹,小朋友们充分展现想象力,续篇像雪片似的飞来,《跟我写》中一个故事引出了几十个、上百个故事,全公司忙得不亦乐乎,一连出了几十本小朋友自己写的童话故事,一下子为公司打下了经济基础。

李明强桌头的信件日益增多,事务一件连着一件,他也配上了助理和秘书。这天下午,李明强感到非常高兴和轻松,拿着方脚刀在为自己那盆喇叭花松土。突然,他转过身,好像有什么急事儿,冲外屋的秘书小张喊:“小张,把武助理叫来。”

这个武助理就是在青屏山前线要替李明强执行任务、后来被地雷炸掉一条腿的武险峰。武险峰刚到文化公司时,什么也不懂,李明强就给他安了个虚职,轮换着给各部门经理当助理,刚刚熟悉了那个部门的工作,就又给他换一个部门。部门经理们遇到难办的事就到李明强那里诉苦,说是给我配了个助理,一点儿也用不上,这武助理真成了“无助理”。李明强就从四十五度角的方向瞥那经理一眼,嘴角泛起了那种带有讽刺意味的微笑,淡淡地说:“我还没配助理哩,你就把武助理当作‘无助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