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明官场乱斗之一:严嵩死磕徐阶(第14/20页)

史书记载,严嵩一生不为女色所惑,与欧阳夫人感情甚笃。这也可能是严嵩身体强健、长寿的原因之一。

按照帝国制度,父母去世时,帝国官员必须辞去官职,回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制度术语叫做“丁忧”。此时,官居工部侍郎即帝国中央工程建设部副部长的严世蕃,也要离职回江西老家去“丁母忧”。

严嵩老泪纵横地请求皇帝:自己年事已高,起居饮食要靠严世蕃照顾,可否让其他为官的孩子代为丁忧?皇帝答应了老首辅的请求。

其实,严嵩的请求中,隐藏着一个绝大的奥秘,在相当长时间里,严嵩那些深受皇帝喜爱的青词,大多出自严世蕃之手。而且,皇帝经常在门缝里塞出来的那些手谕,严嵩在许多时候,根本就看不懂,只有严世蕃才能领悟其中之意,于是,替严嵩所作的回答方能深中皇帝下怀。

据说,由于下列三个原因,使晚期的嘉靖皇帝在讲话和书写手谕时,句子都极其短暂简约。一个原因是,皇帝在修玄崇道中,遵循着道家养气之理,不宜说与写长句子;第二个原因是,这些口谕和手谕要靠宦官转达,有保守机密的意思在;第三个原因是,皇帝需要借此考验身边重臣,是否能够与自己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徐阶刚刚进入内阁不久,曾经收到了皇帝的一个手谕,使聪颖绝伦的徐阶吓出一身冷汗。这张手谕上只有六个字:“卿齿与德,何如?”显然,齿,是指的年龄;德,则指的德行。从字面上看,这里只能有一个解释:你的年龄与德行怎么样?是般配的吗?是年纪虽大,却德行不修吗?是为老不尊吗?

若是这样的一问,可就太厉害了,分明表示了皇帝对徐阶品性的怀疑。

忐忑不安的徐阶,翻来覆去地反省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究竟为什么事情惹得皇帝发此一问?他苦思苦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皇帝之意何在。最后,直到临睡觉时,徐阶夫人灵机一动,提醒他,皇帝会不会是在问:徐阶与欧阳德的年龄谁大?因为,当时欧阳德刚刚接替徐阶礼部尚书的职位。

第二天,万般无奈的徐阶,只好按照夫人的说法回复了皇帝。结果,还真让他夫人猜对了。皇帝看到徐阶的回复,大悦,知道此人可以大用了。从此,徐阶通过了皇帝的考察,并学会了如何理解皇帝那天书般简约宝贵的手谕。

另外一个能够看懂天书的就是严世蕃。平倭时,胡宗宪买通严嵩的义子赵文华,将严嵩的关节打通,希望能够当上总督。报告上去后,皇帝批来一张纸条,也是六个字:“宪似速,宜如何?”严嵩理解皇帝的意思是:胡宗宪提拔得好像快了点儿,应该怎么办,你们再议一议。在字面上,这个理解完全正确。于是,严嵩觉得还可以再争取一下。严世蕃一看,告诉老头子:此处的“宜”字根本不是“相宜”或者“适宜”的意思。胡宗宪没戏了,推荐杨宜吧。这位杨宜刚刚立功,此时,皇帝对他印象正好。结果,按此报告上去,当时就批准了。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有的出典极其生僻,有的则跟猜谜语没有两样。不再细说。

在智力上,严世蕃属于那种天才类型的人。在帝国官场上,他的智力应用得到了超常发挥。这厮精明到了这种程度:天下所有官职——从中央各个机关,到各地省、市、县级单位,各级、各类、各种,乃至各个官位,其肥、瘦、好、坏,每年能有多少外快进项,他全都一清二楚。这就为他父亲安排各种官员,提供了准确依据。因此,当时官场上的人们都知道,想要瞒过严嵩很容易,要想糊弄严世蕃则根本没有可能。偏偏打通严嵩只能通过严世蕃。于是,严世蕃俨然成了按比例抽头的赌场庄家、坐在山寨等着分赃的大王和人们今天理解的收保护费的黑社会老大。

不过,公平地说,严世蕃也不是只进不出,那不符合经济学说里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原则。严世蕃手面很大,相当豪阔,该出手时从不吝啬,属于那种交游广阔的人。是故,三教九流,朋友遍天下。特别是在结交宫廷之内、皇帝身边的人们时,严世蕃馈赠起财宝来,有时可能都令老首辅肉疼。但正是因为如此,严世蕃才能够每每预先知道皇帝的情绪、动向和究竟想干什么,于严嵩、徐阶者流还在懵诧诧时,早就拿出了漂亮的预案。很有可能,这是严嵩在首辅的位置上能够一待就是十六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