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第6/6页)

等到了收取战利品的日子,哈拉尔把自己的军队分成了两拨,部分留在原地看守战船,另一部分则要走上几英里到斯坦福德桥上去。因为那天天气酷热,大多数士兵一上船就脱掉了战袍,扔下了武器装备。

维京人到达斯坦福德桥后,他们看到约克城的方向尘土飞扬。托斯蒂格还天真地对哈拉尔说那是前来投降的约克人。等那些人走得更近的时候,挪威人发现他们携带的金属物件在阳光下闪着光,托斯蒂格还说那是约克人带的贡物。但事实上,前来的却是英格兰国王统领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军队。

哈罗德·戈德温森从伦敦率军亲征斯坦福德桥,这是中世纪早期影响最大的战事之一。当维京人入侵的消息传到这位国王的耳中时,他还身在伦敦,但哈罗德立即决定出征北方,在短短四天的时间里他的行军路程几乎达到了200英里。为了防止他到来的消息传到维京人的耳中,哈罗德在行军主道上安排了警卫,封锁消息。最后当哈罗德突然出现在面前时,维京人被打得措手不及。

哈拉尔现在的处境极为不利,有了英格兰军队的阻击,他没法回到战船上去,手边又只带了一半兵力,他的部队还涣散不已。幸运的是,就在哈拉尔匆忙把部队集结在拓疆旗周围时,有一队英格兰人却前来同他议和了,为首的正是哈罗德·戈德温森。与哈拉尔相比,哈罗德的身材显得非常矮小。哈罗德请求他的弟弟托斯蒂格撤军,并提出如果托斯蒂格愿意撤军的话,他愿意同托斯蒂格平分英格兰王国。托斯蒂格又问哈罗德他会给哈拉尔什么,哈罗德回答说:“英格土地6英尺。或者多一点儿,因为他这么高。”

在过去250多年的时间里,英格兰人和维京人之间发生了无数战争,现在这场战争就意味着双方战事的终结。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准备决一死战,没有打算得到对方的饶恕。哈拉尔派了3个人前去通知守卫战船的士兵,让他们前来增援——来回有16英里的路程,然后哈拉尔便双手各挥一把战斧,疯狂地发起了进攻。

虽然只带了半数兵力,一开始的时候维京人看起来还是不可战胜。英格兰军队冲到了维京士兵的盾牌前,最后却遭到残忍的屠杀。战斗中间稍得喘息的时候,哈拉尔便乘机将部队撤到了大桥对面,重新组织了他的盾墙阵。203在那一瞬间,维京士兵士气大增,似乎有望战胜在人数上占优势的英格兰军队。“无情者”哈拉尔英勇地冲出了战阵,就像一匹孤狼追逐一只野兔一样。但就在他高举战斧时,英格兰士兵射出了一支箭,那支箭正好射中了他的喉咙,哈拉尔当场毙命。现在,“北海霹雳”哈拉尔倒下了,英格兰军队很快就撕毁了拓疆旗,击溃了剩余的维京士兵。204在这场战争中无数人遭到屠杀,只有幸运的少数几个人逃回了船上,大多数人都战死在斯坦福德桥上,有些士兵在跳入河中准备逃生时淹死了。一周前,维京人驾着240艘战船在英格兰登陆,现在幸存下来的人没有多少了,要逃回挪威只需要24艘船就够了。

这场战争给维京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北欧经过了三个漫长的严冬之后,“诸神的黄昏”到来了。决战之后,维京诸神倒在了血泊之中。“诸神的黄昏”到来之前,女武神瓦尔基里就召集了世间最强的英雄一起征战这黄昏时刻。虽然哈拉尔名义上是基督徒,但他也在维京诸神之列——最后,世界原先的秩序全都消失不见了。

没有人能比这位鬓发斑白的君王更能代表消失的维京时代,“无情者”哈拉尔的脚步遍及维京世界的每个角落。他曾渡过宽阔的第聂伯河,穿越急流险滩去往繁华的君士坦丁堡;他体验过皇帝那富丽堂皇、回环曲折的宫殿;他曾在西西里岛上的橘园中漫步,在巴勒斯坦那由大理石建成的喷泉下沐浴,还目睹过北大西洋上那笼罩在雾霭中的万千岛屿。

虽然当时的维京世界已经江河日下,只剩落日的余晖还闪耀在这个时代的上空,但哈拉尔的名气却远胜于他人。哈拉尔曾被称为“无情者”“耶路撒冷朝圣者”“军队首领”及“诗人”,这些称号放在任何一个维京人身上,他们都会感到自豪。哈拉尔的遗体最后安葬在他的都城特隆赫姆,维京时代的夕阳最终就此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