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第3/3页)

若是由着方承道的谈兴,再聊下去还有的是话说。但他明白这是在探视病人,耗时过长很不相宜,于是他便适可而止了。不过,虽是意犹未尽,语意却已表明。他知道凭着宗泽的聪敏,不会不理解他这番苦口婆心的用意。

联系到上次方承道关于汴京之事实不可为之见,宗泽当然是很容易听懂方承道的意思。那意思无非是一句话:奉劝他明察利害,独善其身,急流勇退,颐养天年。

这个主张虽然消极,但客观地讲,却不能不承认,对于宗泽来说,的确是明智选择。

汴京这个泥沼深不见底,身陷其中危不可测,而他宗泽已是风烛残年,还有多大气力翻江倒海?似这样动不动就弄得七窍生烟,说不定撑不上三两个月,就得把这把老骨头折腾进去。这次骤患急症,便是一个预警。而若及时抽身,远离一切焦灼,凭他的体格底子,再加上恰当的养生方法,估计再活上十年二十年也问题不大。所以对于方承道的进劝,宗泽倒并不是如风过耳,在内心里也并不全然排斥。

问题是,宗泽不可能只单纯考虑他个人的去留,因为他的去留并不仅是关乎其自身,还与汴京乃至朝廷大局有密切关联。这是显而易见的,宗泽不可能不顾及。

从方承道对时局的洞察程度上看,他似乎也不应对此漠不关心。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他是怎么想的?莫非他对未来时局的变化,另有一番预见?方承道告辞后,宗泽独自卧床静思,脑间忽然闪出这个疑问。

这个疑问引起了宗泽的兴趣。他寻思待病愈后,有必要抽时间再与方承道深谈一下。虽是交往次数有限,宗泽却已觉出,这方承道与其父一样,不是个平庸之辈。他们尽管身居茅庐,目光却是纵横古今。这种人的言论虽不免偏激,却往往能够一语中的,引为启迪没有坏处。而他们的偏激立场,宗泽想,恐怕主要是由于有翅难展而造成的,可以理解。大凡怀才不遇者,都有这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