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命苦的皇帝(第4/6页)
在咸丰朝,最幸运的是朝中大臣,坐在朝堂之上,指手画脚,而且还酒足饭饱没有生命危险。督抚们却是提着脑袋干活,不是被太平军杀掉,就是被咸丰革职查办。这是由形势决定的,在雍正朝做朝臣远不如督抚划算,督抚是地方上的大头,权力很大,说一不二,雍正极为仰仗这些督抚;在朝中做官反而很危险,一不小心就得罪了雍正,吃不了兜着走。
财政红得刺眼
嘉庆上台之后,就感觉到财政的压力。到了道光更是如此,好歹道光节衣缩食,渡过了重重难关。到了咸丰朝,清廷的财政已经亮起了红灯。
鸦片战争后,中国流失白银三亿多两,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国库一天比一天空虚,道光三十年,全国欠政府的税银有八百六十多万两。
咸丰即位以后,国库里的银子只够五个月的开支,还是正常的开支,碰到战争等肯定是不够的,内务府的银子就更少,只有四万多两。越穷破事越多,农民起义肯定是要镇压的,但咸丰拿不出这个钱啊,怎么办?从各省的蕃库里抽。但这么做是会引起连锁效应的,地方缺少银两,自然会导致货币紧缺,对各省的经济发展不利,经济发展不好,上缴的税收就少。税收一少,镇压就更难,地方政府就会陷入半瘫痪状态,总之是一头乱麻。
别说咸丰平庸,纵使有雍正之才,估计也难以应付这种局面。
货币紧缺,咸丰想到发行纸币,这事就是由肃顺来办的,这种做法当然不能根治财政问题,但也只能先治好眼前病再说。
咸丰和大臣们想到了很多增加收入的办法,比如鼓励大家捐监,在国内外借债,增加税收,削减官员薪水,减少支出等。这些做法全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有些做法会直接导致财政陷入恶性循环。
就拿捐监来说,在咸丰朝已经大大贬值了。捐监的本质是清廷出售“国子监监生”这个职务,百姓花钱买。人都不是傻子,大清的股票在不断下跌,没有人愿意按原来那个价格购买了。所以咸丰不断地打折,低价卖出。
当时没有国债的说法,但咸丰向国内百姓借债本质上就是发行国债,全国都有一些富人,要向富人借钱,都给他们发一些凭证,这些凭证就是国债的前身。清廷强制性地给一些富人发票印,承诺按期归还。政府伸手要钱,没人敢不借,不借就会受到迫害。除此之外,清廷还向国外的商人借债,然后给他们一些利益。
加重税收后,老百姓的负担更重了,加上这些年天灾不断,所以我们很能理解太平天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真正解决财政危机的还是厘金制度。厘金说白了就是对商人强制征税,官兵们守住陆路关卡和水陆要冲,对来往的货物按价值征税,用我们通俗的话说这就是买路钱,在当时又称为行厘。还有一种是对开店的商人征税,这种称为坐厘。
抽厘来钱确实非常快,但无疑也是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商业税重了,商品的价格会更高。但当时也没有办法,因为朝廷拿不出军饷,只好让各省自行解决,所以中央政府允许各省抽厘,抽到的钱不用上交,怎么花由地方自己决断。各省抽的厘金没有统一标准,有的抽百分之二十,有的抽百分之五,根据各自的需要吧!
必须说明的是,抽厘是杀鸡取卵的政策,但如果没有这些厘金,清廷真的很有可能完蛋。太平军北伐之后,咸丰曾经有亡国的预感,对杜受田的儿子杜翰说了这样的话:“天启当亡国而弗亡,崇祯不当亡而亡。现在贼已渡河,明末的悲剧只怕会重演,如果不幸真的发生,朕就是大清的崇祯了。”
不靠外国人
国内一片燎原之时,不少督抚想请求英国人和法国人帮忙,打算借外国的刀杀中国的“贼”。两江总督何桂清和江苏巡抚王有龄主动跟外国人联系,希望他们能高抬贵手,把洋枪洋炮对准中国起义的农民。
英法联军都是唯利是图的强盗,有生意做,他们当然不会拒绝。现在关键是咸丰的态度,咸丰多少有些骨气,他觉得这种想法荒谬无比,列强是中国的敌人,我们就是再难再穷也不能向他们低头乞怜。
上海有很多有钱人,他们纷纷抱怨你咸丰不来救我们,又不允许外国人帮我们,看来我们只能自救了。他们凑钱请了一批洋人雇佣军为他们打仗,造成既成事实后,他们希望咸丰能够批准,从而将雇佣外国军队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