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曾剃头来了(第3/9页)
在军中,曾国藩号召大家要吃苦耐劳,提出了四耐:耐冷、耐苦、耐劳、耐闲。
曾国藩在组建湘军时,借鉴了戚继光的经验,同时结合清朝现有的兵制。曾国藩以营为基本定编单位,初设每营三百六十人,后设五百人。在每一个营中,十人为一队,但实际上一个队有十二个人,还包括队长和斯养,斯养到底是个什么人呢?其实就是一个烧饭洗衣服的,打仗中也需要这样的人。八个队又组成一个哨,在每个哨中,第一队和第五队配备抬枪,抬枪大概有三十斤左右,相当于那时候的重机枪。二、四、六、八队配置大刀和长矛,第三和第七队配置小枪。四哨为一营,营官除了指挥四哨之外,还有六队亲兵,第一和第三队亲兵是炮手,二、四、六队用的武器还是刀和矛,第五队是长枪队,没有哨长,亲兵总共七十二人。
一个营里,各个兵种搭配比较均衡,就好像一道营养均衡合理的菜,上了战场自然有威力。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增加了长夫制和帐棚制。打仗并不简简单单就是拿起武器上战场卖命,除了卖命之外,它还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清军中,没有专门用来搞后勤的士兵,后勤也不光是运粮草做饭那些,有时候还包括修筑河工、守护好漕运等等事情。
一碰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时候,清军就到处抓人来做苦力,这么做法是典型的扰民。曾国藩亲自在第一线,他知道老百姓都很反感官兵一有事情就抓人去做,所以他特地增加了长夫制和帐棚制。什么是长夫制呢?也就是说每一个营配备一百八十个长夫,这些人就是用来干活的。以后,士兵可以专心作战,不必当全能士兵了,打好仗就行了。所谓帐棚制就是各营自带帐棚,确保扎营的时候士兵有地方住,这就避免了士兵们抢占民房,说白了也是为了严肃军纪,取得老百姓的支持。
不同的人领导的湘军营制也不相同,只是说曾国藩的营制是主流,也是最成熟最有效果的。
曾国藩对练兵也非常重视,这一点跟杨秀清是一致的。曾国藩曾说,有兵不练跟没兵一个样,兵不练精跟没练一个样。所以曾国藩从不让新兵上战场,要上战场首先在练兵这块已经过关了,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吴文熔和好友江忠源战死的时候,曾国藩一直没有伸出援手。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想把自己的家底全部赔进去,要想不赔,必须将兵练精,曾国藩深深懂得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
在陆军这块,太平军和湘军势均力敌,但太平军的水师明显比不上湘军。虽然太平军水师数量庞大,但编制非常混乱,作战效率很低。
打仗有时候打的是政治,曾国藩这人在政治上非常高明,为了统一军心,振作士气,他亲自编写了不少军歌,其中有《爱名歌》《解散歌》《陆军得胜歌》《水师得胜歌》等。
而且,曾国藩讨伐太平天国的檄文非常高明,他一下子就抓住了对方的要害。曾国藩闭口不谈民族矛盾,他死死揪住太平天国打倒孔教、打倒传统这点,把这场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变成东西方的文化之争,变成孔子与上帝之争。在当时的中国,谁更有市场一看就知道。曾国藩还强调地域矛盾,说太平军在广西起家,只注重广西人,把其他省份的人看得猪狗不如。
不久,胡林翼的湘军也并入曾国藩的部队中,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已经初具规模,足以和太平军抗衡了。
世事真是因缘巧合,曾国藩办湘军原本只是为了给江忠源补充兵源,没想到江忠源战死,他自己不得不从幕后走到台前。我们不知道曾国藩对这样的结果是感到高兴呢还是压力很大,总之他真的站出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曾国藩也不是很顺利。
太平军将领林绍章进入湖南后,一路攻城略地,占领了不少地方。随后,林绍章打算占领湘潭和靖港,然后围住长沙。曾国藩让满洲将领塔齐布率一千三百人、江忠淑率两千人,前往湘潭阻止太平军。
塔齐布和江忠淑抵达的前一天,林绍章已经拿下了湘潭。塔齐布和江忠淑都认为趁着太平军尚未站稳脚跟,立即进攻。林绍章也可算得上是一员猛将了,加上他指挥的是太平天国的精锐部队,所以难免不把湘军放在眼里。正因为这样,一交战的时候他就傻眼了,他是真没想到这次遇上劲敌了,这些训练完不久的湘军居然比清廷的正规军还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