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抉择(第4/9页)

形势如此,这条禁令的效果可想而知,整个南京阴云密布,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第二,禁“草泽”勤王。

所谓“草泽”,就是民间组织起来的义军。南京“朝廷”发出禁令:除非得到朝廷的任命和派遣,谁都不能轻举妄动,组织“非法武装”去勤王。

这一政策太扯淡了,难道老百姓自发救驾也有罪?似乎无罪,而且应该鼓励,但是当权者要“从大局考虑”,这是从“北漂”到“南混”的普遍共识。

“北漂”方面,李自成的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户部侍郎吴履中提议“全民总动员”,打一场帝都保卫战。内阁首辅魏藻德明显“老练”得多:既然军队都靠不住,老百姓一上去,那不是带头阵前投降吗?(营兵屡守城尚胆怯惊走,百姓非索习,益畏惧,恐致误事。)

“北漂”不相信群众,“南混”当然也会首先考虑“维稳”。为了防止有的武装名为“勤王”,实则投靠“闯王”,“朝廷”索性一竿子打死,所有民间武装一律禁止。

第三,组织官军渡江北上“勤王”。

这件事虽做得比较靠谱,但一点儿也不符合“南混”的风格。莫非国难当头,“混混”们决意洗心革面,改弦更张?——本性难移,想都别想!

前面提到过,虽然绝大多数南京官员都归入“南混”一类,但也有极个别的例外,他们的职位没法混,得像“北漂”一样卖力干活,具体来说是三个人: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提督南京军务。

其中,南京兵部尚书是留都的百官之首,既有文治权,又有统兵权,属于如假包换的南方实权人物——“南混”大佬。能够号集武装力量北上“勤王”的,唯此一人!

此时担任这一职务的,是著名的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师从东林党人左光斗,历任西安府推官、户部郎中。崇祯八年(1635年)随兵部侍郎卢象生率军平贼,两年后升任都御史,崇祯十四年(1641年)总督漕运,崇祯十六年(1643年)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四月初一,史可法携南京官员发布“南都公檄”,并于四月初七率南方军队渡过长江,决心值此“宗社危情”之际整军北上,救国于倾颓之间!

选嗣大对决

且不说史可法能够调动的军队实在少得可怜,就在他率军渡江北上的第二天,即四月初八,崇祯皇帝殉国的确切消息终于传到了南京。老板都归西了,勤谁去?惊天逆变,“南混”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不过,混乱的局面没有持续很久,“南混”迅速统一了行动方向:老板成了吊死鬼,当务之急就不再是北上“勤王”,而是选定新的老板!

由于崇祯皇帝的太子、儿子都捏在大顺军的手里,是死是活尚不得而知,等太子南下监国已然不可能了。

其实,崇祯还有一个儿子幸免于难——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朱慈焕,他其实不是太子,而是朱由检的第五子。由于老二早夭,老四、老五又是同年,因此朱慈焕被称为“朱三太子”。

北京沦陷后,朱由检的太子和其他几个儿子都落到了李自成的手里,朱慈焕却侥幸逃脱,但没有人知道他逃脱,更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朱慈焕没有奔着南京去“东山再起”,而是想借此隐匿江湖,远离灾祸。

后来,朱慈焕隐姓埋名生活在浙江。南明覆亡后,朱慈焕一心做百姓,却冒出不少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掀起“反清复明”的运动。

“盗版”的“朱三太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途又赶上吴三桂等人的“三藩之乱”,更让“朱三太子”之名深入人心,这让清廷视为心腹大患,决意查出“原创”的踪迹,以绝后患。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屡次成为别人造反“旗帜”的朱慈焕终于被清军查获。只想平静度此残生的朱慈焕躺着中枪了,康熙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名,将朱慈焕凌迟处死。

当时没人知晓朱由检儿子的下落,于是轮到藩王递补。

在藩王中,就血缘关系而论,有资格在南京继承大统的,基本上可以锁定为四个人:新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