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复望蜀(第2/14页)

皇帝使者的到来,惊动临邛全城,百姓们扶老携幼,都赶着来看稀奇,转瞬之间,城上城下,已是黑压压人头一片。

使者装模作样地拿出圣旨,封公孙述为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全权剿灭宗成、王岑等一众乱党。公孙述高呼“吾皇圣明”,跪拜谢恩。

公孙述拿到自封的名头,即刻着手募兵。百姓们看完使者封拜的好戏之后,无不信以为真,踊跃应征。公孙述选出精兵千余人,北上讨伐宗成、王岑。消息传开,一路不断有人前来投军,到达成都之时,部队已经众达数千人。宗成、王岑出城迎战,大败,宗成副将垣副杀宗成、王岑,率众而降。

公孙述灭掉宗成、王岑,可谓是为民除害,救百姓于水火。公孙述担任蜀郡太守多年,本就德高望重,经此一役之后,越发得到百姓拥戴,郡县也都觉得只有跟着公孙述才有安全感,于是纷纷归附。

更始二年秋,刘玄遣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领兵万余人前来接管蜀地。

蜀地百姓伤疤刚好,还没来得及忘了痛,闻讯大感恐慌。刘玄的部下,口碑向来不佳,李宝、张忠二人,弄不好就是下一个宗成、王岑,又要来烧杀掳掠,祸害匪浅。百姓求告郡县官长,郡县官长求告公孙述,央请公孙述务必出手,赶走李宝、张忠二人,保境安民,庇佑益州。

公孙述此时渐有割据野心,郡县都来求他赶走李宝、张忠二人,可谓正中下怀,于是遣其弟公孙恢为将,阻击李宝、张忠于绵竹。李宝、张忠大败,狼狈逃离蜀地,公孙述从此威震益州,更加得到郡县百姓之拥护。

No.2 白帝

号为天府之国的巴蜀盆地,借用《剑桥中国史》中的一句描述,是一个在“历史上一直以其分裂主义情绪而闻名于世”的地方。

从地势上看,巴蜀盆地西方背靠青藏高原,北方为秦岭山脉,东方为长江天险,南方为云贵高原,在冷兵器时代,如此险峻的地形,几乎是不可能被攻陷。可想而知,一旦某位强大的军阀控制了巴蜀盆地,很难不产生非分之想,天生这么一块好地方,既富饶又险要,倘若不割据一下,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北宋仁宗朝,蜀中一举子献诗给成都知府,诗云:“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知府大惊,这不是劝我割据吗?赶紧将举子关进牢里,并向朝廷上奏此事。宋仁宗得知之后,笑道:“这老秀才,不过是想当官想疯了,没必要难为他,就给他个司户参军的闲职,外放到偏僻之地。”举子赴任,不到一年,惭恧而死20。

太平盛世,尚且有人意淫割据之梦,到了乱世,那还不得真练!纵观历史,每逢乱世,巴蜀之地几乎都会涌现出或大或小、或长寿或短命的割据政权,而开其先河者,便是公孙述了。

公孙述赶走李宝、张忠二人后,功曹李熊趁机进言,怂恿道:“当年商汤、周武,不过百里之地。将军割据千里,地盘是二人的十倍。如今四海动荡,可谓天赐良机,足成霸王之业。宜改名号,以镇百姓。”

公孙述大喜道:“我也正有此意。”于是自立为蜀王,建都于成都。

随着中原局势的越发混乱,战火的进一步蔓延,无数难民开始逃来巴蜀避难。而巴蜀在公孙述的经营之下,越发丰饶富庶,兵力精强。西南少数民族的君长,也都慕名遣使,向公孙述上贡称臣。

放眼神州上下,到处都是一团糟,风景这边独好,李熊于是又劝公孙述,要不咱称帝吧。

公孙述闻言,吓一大跳。称王的胆子他有,然而称帝?要知道,自从公元前三一六年秦惠王灭掉古蜀国之后,巴蜀便臣属于中原,再也没有独立过。公孙述如果称帝的话,那将是巴蜀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而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心里难免有点怕怕。

李熊见公孙述心中发虚,再劝道:“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构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江关之口;地方数千里,战士不下百万。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杨。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今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