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死水微澜,灭亡的深渊(第8/12页)
这就是甘露之变,以宦官的胜利而告结。唐文宗李昂差点被废,此后干脆成为了宦官手中的傀儡,最后抑郁而终。此后,宦官们的气焰更为嚣张,迫胁天子,下视宰相,把朝中大臣们视为草芥,大唐王朝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衰弱下去了。
牛李党争,明争暗斗搅朝纲
牛李党争是指唐朝统治后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人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人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这场争斗从唐宪宗李纯执政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李忱执政时期才结束,一共持续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最终牛党获胜。牛李党争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所以也称为朋党之争。
牛党的成员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才得以担任官职。李党的成员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祖上的高官地位得以进入官场,称为门荫一族。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牛仙客以兼领朔方节度使和河东总管的身份入朝为宰相,标志着藩镇势力打入中央政权的开始,首开藩镇节度使独立行使人事任免权的先河,从此节度使和宰相可以平起平坐,拥有完全相等的职权。牛仙客死后,宰相杨国忠与藩镇将领安禄山的矛盾逐渐激化,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战乱平定后,形成了中央与藩镇对立的藩镇割据局面。当时是唐宪宗李纯执政时期,当朝宰相武元衡因为要攻打淮西节度使而被平卢节度使的刺客刺杀,这时的皇帝和中央政权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威,皇权无力控制局面,致使各种党争愈演愈烈,整个朝廷成为了官僚、宦官、藩镇将领争权夺利的竞技场。所以,藩镇割据势力与中央政权的矛盾成为了牛李党争的重要条件之一。
除了藩镇割据的前提条件,宦官集团的内部斗争为牛李党争提供了后台。随着宦官势力的不断膨涨,他们侵害到了官僚集团的利益,于是官僚集团与宦官集团便展开了一场争权夺利的激烈斗争。牛李党争的两派官僚集团完全依附于朝廷中的宦官势力之下。
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有一年长安城中举行了选拔人才的考试,举人牛僧孺和李宗闵在考卷里直言批评了当时朝廷政策的得失。考官看了之后觉得这两个人很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推荐给了李纯。
这件事情传到了宰相李吉甫,也就是李德裕的父亲耳里。李吉甫见牛僧孺和李宗闵两个人居然敢批评朝政,揭露他的短处,十分生气,为了不让他们对自己不利,李吉甫就想出一个坏主意。他跑到李纯面前,哭着说:“陛下,牛僧孺、李宗闵这两个人与考官有私人关系,所以才被推荐给您,他们根本没有真才实学,只会胡言乱语,如果真让他们入朝为官,那势必会对您的威望造成威胁,还望您一定要三思啊!”李纯看到李吉甫说得情真意切,竟然信以为真,就把考官们降了职,也没有提拔牛僧孺和李宗闵,这件事引起了朝野的一片哗然,文武大臣们争相为牛僧孺和李宗闵等人鸣冤叫屈,谴责李吉甫嫉妒贤能。面对舆论的压力,李纯只好将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选了其他人担任宰相。
因为父亲李吉甫被贬谪,所以他的儿子李德裕也对牛僧孺和李宗闵两个人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821年),由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进士科的考试,右补阙杨汝士为考官。中书舍人李宗闵的女婿苏巢和杨汝士的弟弟以及宰相裴度的儿子裴撰等人及第。前宰相段文昌觉得礼部贡举不公平,都是通过关系录取的人选。李恒询问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等人,他们也都说段文昌所说的是实情。李恒派人进行复试,结果原榜中十四个人中仅有三个人勉强及第,钱徽、李宗闵、杨汝士都因此被贬官。李宗闵觉得这件事是李德裕在报复自己,于是怀恨在心。牛僧孺很同情李宗闵,跟他结成一派,李德裕也拉拢一些士族出身的官员自成一派。于是,朝中从此开始分为了两个党派,他们双方各自从自己派系的私利出发,互相排斥。
唐文宗李昂即位后,李宗闵通过讨好宦官,当上了宰相,他向李昂推荐牛僧孺,也让他当上了宰相。这两个人拥有大权后,合力把李德裕排挤出了朝廷,到西川担任节度使。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的时候,接受了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这本来是大功一件,但是牛僧孺却对李昂说:“陛下,只是收复德州根本算不上是好事,如果因此跟吐蕃产生了罅隙,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啊!”李昂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下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给吐蕃,李德裕十分气愤。后来,朝中有大臣告诉李昂,说把维州城还给吐蕃是一件失策的事情,十分遗憾,还帮助李昂分析了这件事,让他明白了这其实是牛僧孺用来排挤李德裕的手段。李昂追悔莫及,开始疏远牛僧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