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5渴求名誉(第3/14页)

不知道现在的恺撒是怎么认识父亲的。无根据地瞎猜没有意义,但可以肯定,不久他将有担任着更重要角色的榜样。一年司法官期满之后,恺撒的父亲被提名亚洲行省的长官。这是一个令人眼红的职位,不经过一番激烈的幕后争夺是不可能得到的。米特拉达特斯正准备发动入侵,但马略也在争取东方指挥官的职务。姻亲突然获得提升,马略将军是出了力的。后来,先是意大利人起义,随后内战又席卷整个共和国。在此期间,马略一直是他的朱利安亲戚的保护者。就在他去世以前,在他进行残酷报复的第七次执政官任期,马略设法把小恺撒塞进了朱庇特神的祭司之列。只有贵族才能得到这个职位,还得是有空缺的时候——由前任被迫自杀后留下的空缺。由于恺撒才13岁,还不到年龄,职位先给他留着;就这样,小小年纪的恺撒被直接卷入了内战。

公元前84年,恺撒的父亲去世,原因不明。同年,恺撒达到法定的公民年龄,取下了垂饰,换上沉甸甸的成人长袍。执政官秦纳迅速采取行动,正式确认恺撒的祭司资格。马略死后,秦纳成了罗马的权势人物。16岁的恺撒一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他把女儿科尼利娅许给了他。此时的恺撒已经订婚,但没有哪个年轻人会放弃成为秦纳女婿的机会。在罗马,婚姻从来都是一桩冷冰冰的生意,与爱情无关,最主要的是政治。上流社会的妇女——尤其证明能生育的——是向上爬的赌博中很重要的赌注。由于在出生的时候,人们经常遗弃女孩,门当户对的未婚妻一直是“稀缺资源”。像“婴儿”一样,“老处女”一词也是现代才出现的,在拉丁语中没有对应词。由于父亲们急于从女儿的婚姻中获利,她们成年的年龄一般比男孩早3到4岁。一过12岁生日,女孩子便可能戴上新娘的传统橘红色面纱。如果妻子仍在父亲的保护之下,她们对丈夫的忠诚就很可疑。大部分有钱的妇女都是这样。婚姻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建立和破裂,一旦政治联盟发生变动,离婚也随之而来。只要科尼利娅还是恺撒的妻子,他就得忠于秦纳的利益。男人要奖励妻子,不一定非用爱的方式。

可是,在秦纳被叛乱士兵处死后,科尼利娅突然成了一种负担。等到苏拉将马略派和秦纳派残余分子全部消灭,她的处境变得更加恶劣。作为马略的外甥和秦纳的女婿,恺撒不大可能向苏拉推荐自己。不过,公敌宣告的第一批名单中也没有他。尽管马略是他的保护人,但恺撒跟苏拉也有很近的关系。共和国复杂的多样性经常造成矛盾的效忠关系。贵族社会是个很小的圈子,他们之间的联姻形成了相互重叠的网络,连激烈竞争着的对手们也会被纠缠在一起。恺撒母亲的家族曾为苏拉提供最重要的一些支持者,正是这层关系救了恺撒。

苏拉没有杀他,仅剥夺了他的祭司职位,并要求他跟科尼利娅离婚。恺撒令人惊讶地拒绝了。这种冒犯行为近乎自杀,导致他的脑袋被公开标价悬赏,他也不得不逃离罗马。只是由于奥丽莉亚的亲戚不断求情,苏拉才原谅了这个鲁莽的年轻人。独裁官自我解嘲地警告说,恺撒明显有着类似于马略的性格。然而事实上,两人绝不相像。拒绝跟科尼利娅离婚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忠诚、强烈的贵族式骄傲及对自己运气的信心。这些是苏拉欣赏的品质——欣赏但不信任。

对恺撒来说,只要苏拉还活着,他便没有安全可言。恺撒决定去海外,但不仅仅是作为逃亡。政治生活的快车道已经关闭,他需要通过传统的方式才能发迹。作为朱庇特的祭司,恺撒不能骑马,不能参军,每次离开罗马不能超过两天。这些古老的禁忌肯定让恺撒很憋闷。他是个活泼的、精力充沛的人,一个优秀的骑手,经常在大校场练习各种武器。他受到的教育全都要求他追求功名。由于苏拉的决定,他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恺撒去亚洲当了一名军官。罗马人的政治生涯都是从军队开始的,最好还经历过战争。东方有很多这样的机会。米特拉达特斯是位生存大师,正在舔着他的伤口,重新积聚力量。在爱琴海的莱斯博斯岛(Lesbos),米蒂利尼城(Mytilene)仍在抵制苏拉苛刻的和平条款,不停地上演着战争与外交的变奏曲。这种局面对有抱负的年轻人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