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渴求名誉(第2/14页)
这个共和国的模范母亲给孩子断奶后,马上开始了对他们的教育。奥丽莉亚不只盖乌斯一个孩子,还有两个女儿,大朱丽亚和小朱丽亚(JuliaMajorandJuliaMinor)。罗马人认为,女孩和男孩同样要接受训练,内容包括身体和智力两方面。男孩的身体训练为战争做准备,女孩为生育,但艰苦程度是一样的。对罗马人来说,人的自我意识来自对忍耐力极限的认识。不认清这一点,孩子便没有为成年生活做好准备。
因此,罗马的孩子们很少有时间玩。人们发现,共和国早期的玩具比灭亡前少得多;在后一个时期,训练好公民的压力小多了。即便如此,孩子就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什么也无法阻止他们全身心投入游戏,拿惩罚相威胁也不管用。”4女孩子当然有玩偶;在将来的结婚仪式上,她们要向维纳斯女神敬献玩偶。这是罗马人的传统。男孩子着迷地玩陀螺。说到骰子,好像全世界的人都热爱。婚宴上,新郎向孩子们抛撒硬币或坚果,它们便成了孩子们的赌注。以后,在恺撒面临一生最重大的危机时,他谈到了掷骰子。显然,他对这个比喻的喜爱来自孩提时代的经验。不过,即使在玩骰子的时候,严厉的奥丽莉亚也会在一旁看着,因为她时刻关心“端正他的行为,无论他在游戏还是刻苦学习”。5或许就是从母亲那里,恺撒开始练习他最重要的一项技巧,区分可以接受的风险和盲目的赌博。
那么,父亲的影响体现在哪里?恺撒少年时代的记录中缺失的东西更加引人注目。尽管是一个模范母亲,但奥丽莉亚如此严密地监管儿子的成长,有可能冒犯她的丈夫。按照这个时代的水准,罗马妇女所享有的自由或许很突出,但罗马父亲们的权威更加显著。决定重大事务的权力在他手中,有了孩子也一样。即使已经出嫁,女儿仍在父亲的保护之下;儿子不管长多大,不管当上多少次行政官,都要一直追随父亲。罗马父亲的家长作风无人能比。另一方面,像共和国提供的无数事例那样,权力总是连着责任。人口调查时,每个家长都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打算养育子女?每个公民都赋有爱国义务,应尽力为罗马的未来增加人口。父亲还有一项更紧迫的责任,即为家庭增添荣誉。在共和国,地位不能继承,每代人都要重新赢得。如果儿子达不到前辈的地位和成就,女儿不能影响丈夫促进她的父亲和兄弟的利益,都将被视为家庭的奇耻大辱。家长的责任就是想方设法避免这种灾难。和共和国生活的众多方面一样,对儿女的抚育也体现着罗马人对竞争的固执偏好。由此,成功地教育后代,向他们灌输家族荣誉感,鼓励他们积极追求荣誉,这也是足以令一个男人自豪的成就。
恺撒的野心是有朝一日掌管整个共和国。这里肯定有父亲的影响;在罗马,有些东西只能由父亲传授。小盖乌斯最有价值的课程或许不是在母亲脚边学到的,而是当他站在父亲身边时:当父亲招呼政治盟友时,走在广场时,或者在元老宴会上侧耳倾听时。若不能亲身在权力的氛围中呼吸和感受,一个小男孩不可能发展出对共和国多重复杂性的敏锐感觉。恺撒的父亲交际广泛,许多人家的门会为他打开;相应地,他的大门也为别人打开。罗马人对私人空间没有什么概念。在城里,贵族的房子不是退隐的地方,而更像是一个舞台,他在上面表演并接受喝彩;更像是石头上的投影,投射出他希望被人看到的形象。表面看起来,朱利安家族的豪宅被郊区苏布拉(Subura)的小旅馆和贫民窟包围着,远离政治中心;但恺撒的父亲把它变成了令人敬畏的“司令部”。每天,请愿者和受保护的平民(client)挤满了过道。对未来的政治家而言,这层保护人与被保护人的关系也是必须掌握的。如果好好把握,被保护人的支持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罗马贵族总是小心照料受他保护的人;他的影响力越大,被吸引来的平民就越多。公元前92年,恺撒的父亲当选为司法官,此后,前呼后拥的随从们表明他是一个重要人物。然而,这种排场能否满足他8岁儿子的愿望?
恺撒的欲望难以满足,即使拿罗马人的标准看也很过分。他总是要求人们按他的显赫身份表现出应有的敬重,不放过一个机会。打小开始,源于维纳斯女神的家族观念便牢牢占据了他的头脑。恺撒家的豪宅就像是朱利安家族的至圣所:门廊设计得像庙宇;正厅四壁挂满家族出过的行政官的蜡制面具,庄重威严,诉说着过去的荣耀。漆线勾勒出的肖像穿越时空,将人的思绪引向一位特洛伊英雄——以及比特洛伊英雄更遥远的时候的女神。这样的场面会给一个孩子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外人想也想得出来。“对一个渴望赢得名声、实践美德的少年来说,还能有比它更壮观的景象吗?”6罗马人把少年人的精神描画成耀眼的火苗。7相应地,如果一座豪宅的继承人不能证明他配得上这份遗产,人们会用唾沫淹死他。“最可怕的事莫过于走近豪宅的人说,‘多么气派的老房子!可惜啊可惜,他的主人不行了,潦倒了。’”8对恺撒来说,比起家族年代已久的荣誉,现在是有些落魄。没错,父亲是司法官,但还不是执政官。无论何时走在广场中,父亲身边都簇拥着一群受保护人,但他不能把全城置于他的保护之下,甚至在罗马以外的地区也不能。然而有些家族可以。例如庞培家族,虽然是个暴发户,但的确在东意大利某些地区有强大的号召力。血腥、无义的“斜眼”是个模范父亲,庞培识字是从学习赞扬父亲的一篇颂词开始的。至于小时候的恺撒,我们只知道他写过什么,不知道他读过什么。在当时,他的作文主题肯定被认为很有意义,否则不会保留下来。其中的一篇是《赫拉克勒斯颂》。9他是希腊最伟大的英雄,朱庇特神的私生子;他的功绩为他赢得了不朽的名声。另一篇讲的是俄狄浦斯(Oedipus)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