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4/17页)
注41拜唐阿为满语bɑitɑnggɑ,意为服役者、执事人。
注42本段内容部分引用了刘小萌《爱新觉罗家族史》第六章“宗族制度”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271—273页。
注43关俊民先生在博客中提到,他的伯父关宗典,是冯其利先生有关肃王坟的资料提供人。
注441901年善耆随慈禧皇太后回到北京时,肃亲王府已经被八国联军烧毁,只存垣墙。肃亲王不得不在东城北新桥南船板胡同内(今东四十四条西头路北)重新建造王府。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新府原为道光年间大学士兼四川总督宝兴宅,后由荣禄所得,荣禄复卖给(或云赠给)肃王善耆。新府规模不大,仅由几个大的四合院组成。新肃亲王府在日伪时期由日本人占用。1947年被善耆十九子宪容和善耆长子宪章一起出面卖给了法国天主教作为神学院使用。1949年,新肃亲王府被政府没收,一部分被某公司改造后用来制造袜子,一部分成为居民住宅。
注45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肃亲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备受迫害,顺治五年(1648年)将豪格削爵囚禁,害死于狱中,顺治皇帝亲政后,复肃王爵,追谥“武”。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
注46董海川,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记叙他生平和经历的文章书籍很多,但都莫衷一是。有关董海川生卒年月及诸行状,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一说是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卒于光绪八年。据说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董海川因触犯刑律(一说是因故犯有命案),受腐刑,废为宦者,北来京城,供职内朝。后因得罪了首领太监,被告到总管内务府主管民政的肃亲王那里,肃亲王见董海川相貌不凡,器宇轩昂,将他留在自己府中,从此董海川便在肃王府当差。据光绪九年春二月立于万安公墓的董海川墓志铭所载:“后因老乞骸,始得寓外舍。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士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各授一艺。”也就是说,他离开肃王府后还培养了一大批弟子,其中最著名的大弟子,就是关先生这里所说的尹福。
注47这里出现一个错误,可能是关先生的口误。华丰并不是善耆的父亲,而是他的祖父,所以也应该是川岛芳子的曾祖父。感谢橘玄雅先生为我指出这一点。可参见本篇附录《历代肃亲王世系简介》。又,按一般说法,鹰掌为八卦掌中的第二掌,而不是与八卦掌并列的又一种类。
注48雍正五年(1727年),赏还鳌拜一等公爵,加封号为“超武公”,令其子达福承袭。官至散秩大臣,前锋统领(都是二品大员)。达福后来阵亡于和通呼尔哈诺。达福的儿子岱屯袭一等公,也担任过散秩大臣。达福的孙子德成、德胜都承袭骑都尉(由于达福阵亡而获得的爵位)。另外,鳌拜的孙子达礼善曾任副都统。
注49关先生讲述的他祖先的故事,在正史中未见记载,也就是说,在《清圣祖实录》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等官方文献中记载鳌拜获罪后,其后人的情况时,均记鳌拜仅有一子,名那摩佛,亦称“纳穆福”。至于巴哈,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载,有长子塔哈,原任三等侍卫;次子苏尔达,任领侍卫内大臣;三子拜思哈,原任头等侍卫兼佐领;第五子能图,原任三等侍卫;第六子拜音珠,原任郎中;第七子讷尔都,系和硕额驸;第八子瓜尔察,原任领侍卫内大臣兼佐领;第九子郭罗,原系副骁骑校;第十子开保,原任二等侍卫。该书鳌拜条下还有:“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圣祖仁皇帝追念鳌拜巴图鲁功绩,恩赐一等男,以其亲弟巴哈之孙苏赫承袭。”从中可见,在这十子中,第七子讷尔都,应该就是恭悫长公主的夫婿,是鳌拜的侄子而非儿子。此其一。十子中有名有姓有职位的提及了九个,唯第四子迄未提及,难道就是被过继给鳌拜的那个?存疑。此其二。鳌拜的一等公爵在康熙五十二年由巴哈之孙苏赫承袭,但氏族通谱书中列举了巴哈十子后又列举若干孙子甚至曾孙,却无苏赫之名。而他本应该是巴哈孙辈中最应该被提及的一个。此其三。综观这三点,关先生所述可能并非空穴来风,也就是说,他的祖上有可能真的是巴哈那十子中被过继的一子,即第四子,后来承袭一等公爵的,也可能就是这个第四子的孙子。当然这也只是推测而已。《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一,6—7页。又按,橘玄雅为我提供诸多建议和线索,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