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十 明清文艺思潮(第2/10页)

其中一个流行而突出的题材或主题是普通男女之间的性爱。这种题材在唐诗和以前文艺中并无重要地位,在宋词中则主要是作为与勾栏妓女有关的咏叹(例如柳永的某些作品),但已开始表现出某种平等而真挚的男女情爱,特别是青年女性对爱情的热情、留恋、执着和忠诚,得到了一定肯定性的抒写描画,反映出社会已很不同于奴隶制或前期封建制,妇女不只是作为贵族们的玩物,而有了人的地位。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和城市生活的繁荣,具有自然生理普遍基础的性爱题材便日益取得社会性的意义和内容,自愿的、平等的、互爱的男女情热便具有冲破重重封建礼俗去争取自由的价值和意义。或者是一见倾心而生死不渝,或者是历经曲折而终成眷属,或者是始乱终弃结局悲惨,或者是肉欲横流追求淫荡…,从《买油郎独占花魁女》、《杜十娘怒沉十宝箱》到《乔太守乱点鸾鸯谱》、《玉堂春落难寻夫》到《任君用恣乐深闺》形形色色,五光十彩。其中,有对献身纯真爱情的歌颂赞扬,有对封建婚姻的讽刺嘲笑,有对负心男子的鞭挞谴责,也有对色情荒淫的欣赏玩味…。总之,这里的思想、意念、人物、形象、题材、主题…,已大不同于封建正统文艺和文人士夫的贵族气派。它既来源于说唱文学,满足的对象是一般“市井小民”,也就使它成为世俗生活的风习画廊。在这个画廊中,男女性爱并非唯一主题,市民文学展开了世俗生活的多方面,这里有公正的义士,善良的武生,有贪婪残暴的县丞,奸邪阴险的权贵…。由于社会开始孕育着从封建母胎里的解怀,个人的际遇、遭逢、前途和命运逐渐失去独一无二的封建模式,也开始多样化和丰富化,各色人物都在为自己奋斗,或经商致富,或投考中举,或白首穷经竟一无所获,或巧遇良机而顿致富贵…。一方面是追求,另方面是机遇,封建秩序的削弱、阶级关系的变迁使现实社会中个人道路的资本主义多样化的趋势在萌芽,使现实生活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更为丰富而复杂。虽然还谈不上个性解放,但在这些世俗小说中已可窥见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从思想意识说,这里有对邪恶的唾骂和对美德的赞扬,然而同时也有对宿命的宣扬和对因果报应、逆来顺受的渲染。总之某种近代资本主义的民主性与腐朽庸俗的封建落后意识的渗透、交错与混合,是这种初兴市民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这里没有远大的思想、深刻的内容,也没有具有真正雄伟抱负的主角形象和突出的个性、激昂的热情…。它们是一些平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

由于它们由说唱演化而来,为了满足听众的要求,重视情节的曲折和细节的丰富,成为这一文学在艺术上的重要发展。具有曲折的情节吸引力量,和具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细节真实性,构成说唱者及其作品成败的关键。从而如何构思、选择、安排情节,使之具有戏剧性,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如何概括地模拟描写事物,听来逼真而又不嫌繁琐;不是去追求人物性格的典型性而是追求情节的合理,述说的逼真,不是去刻画事物而是去重视故事,在人情世态、悲欢离合的场合境遇中,显出故事的合理和真实来引人入胜,便成为目标所在。也正是它们奠定了中国小说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

与宋明话本、拟话本并行发展的是戏曲。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造成了经济、文化的倒退,却也创造了文人士大夫阶层与民间文学结合的条件。它的成果就是著名的文词华美的元代杂剧。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四大家成为一代文学正宗,《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等等成为至今流传的传统剧目。到明中叶以后,传奇的大量涌现,把戏曲更推上一个新的阶段。除了文学上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它已发展和定形为一种由说唱、表演、音乐、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创造了中国民族特色的戏曲形式的艺术美。直到昆曲和京剧,在所谓唱、念、做、打中,把这种美推到了炉火纯青无与伦比的典范高度。像昆曲,以风流潇洒、多情善感的小生、小旦为主角,以精工细作的姿态唱腔来刻划心理、情意,配以优美文词,相当突出地表现了一代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