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百九十章 华夏禅宗(第4/5页)

片刻之后,雄奇才以虚弱无力的声音再次开口:“天地会从此解散,资财除用于遣散帮众外,大部分已悉数散与天下老弱病残以及鳏寡孤独者。余下财物则均赔与雄某曾得罪过的英雄好汉,雄某本人分文不留,从此退出江湖,皈依佛门,在青灯古佛前了此残生。哪位英雄若还怨恨难消,要取雄某这条残命,只管前来,雄某绝无怨言。”

堂堂一代枭雄,却落得今日凄凉下场,已颇令人慨叹。如今他只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老者,一时倒是没什么人肯落下面皮在大庭广众下对他下杀手。

霍振云则面色阴沉,凝立当场,默不作声,但他紧握双拳,却发出连串骨骼炸响。

“二师兄,师父既已悔悟,不如就……”就在此时,解风扶着断了一臂的邱霜也走上前来,看来雄奇已释放了邱霜。他们两人一个仁慈,一个忠义,对雄奇的仇怨又远不如霍振云大。在雄奇悔悟的情况下,他们不但不再会向雄奇寻仇,说不定还会竭力阻止别人杀雄奇。

此时不空也适时向霍振云劝说:“冤冤相报何时休?施主多年行走江湖,不也难免又误伤人命之举,若各方苦主同样向你寻仇又能如何?雄施主虽然当年行事手段太过毒辣,但也有不少清剿匪患,维持武林安定局面的义举,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无恶不作的魔头,何况如今他又接济无数贫苦百姓?此后雄施主将终生隐居佛寺,足不出寺,念经诵佛以消弭过往罪孽,你看如何?”

不空的说法相当于要将雄奇终生软禁,这也绝对是一种不亚于自废武功的惩罚。霍振云面色数变,最终叹息一声,向后退开一步。他并非绝情寡义之人,虽与雄奇仇深似海,但也感念他十几年来养育教导之恩,如今见他如此凄凉下场,也终究没能硬下心来下杀手。

自孔姒死后,他如今的人生意义几乎已完全是建立在复仇之上,此时一旦放弃复仇,他之觉得一颗心空荡荡的,天地间一片晦暗,整个人不知要归何处去。

也有一些人心怀不甘,但却顾虑佛门及天剑墨名的态度,不由纷纷看向王宗超,望他出头。

虽然对雄奇的举动存疑,但王宗超暂时也并无置雄奇于死地的理由,只能点头道:“能够如此了断恩仇,不至冤冤相报,的确是件善事!”

雄奇则勉力起身,向众人称谢。就在此时,又有一大批人不断从几艘船上运下一些货物,陆续抬入百剑山庄,打开一看,却都是一些金银财宝、丝绸锦缎,乃至名刀宝剑等,却是雄奇承诺赔于众人的财物。

天地会称霸江湖已久,积累下的资产委实富可敌国,虽然眼前只是小部分财物,但也已足够让现场绝大部分武人舒舒服服过上一辈子,顿时有不少人眼神发亮,心想能够在家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又何必辛辛苦苦去练武闯荡江湖?一时对雄奇的敌意更是锐减七分。也有些有骨气的武者对雄奇怒斥痛骂,但雄奇却一直逆来顺受,唾面自干,倒让人更多出三分好感。

不空欣然道:“此事总算善罢,不至再令千万人流血,实是功德一件。不过除次之外,贫僧还有一事……”

“大师可是要说佛音寺万劫谷苦心佛中的一铁盒么?”还未等不空说明清楚,王宗超已坦然承认:“不错,此物如今正在我处!”

不料王宗超竟然如此直接坦诚,不空不由怔了一怔,反而有些迟疑地询问:“此物七天前刚刚于佛音寺中被盗,而当时施主却不出百剑山庄,显然并非施主所为。想必施主也是一时不察才从他人处收下此物,然而此物凶邪不详,若不交由佛门镇压超度,只怕会引来弥天大祸。”

但王宗超却摇头:“我看此物凶邪惊天,绝非佛门之物。且此物对佛门怀有极大敌意,只怕最多只能镇压一时,却休想将其超度,有朝一日,必然脱困而出。与其如此危如累卵,祸害后人,倒不如由我彻底消去隐患!”

不空闻言眉头大皱,只道王宗超这个武痴想必是图谋大邪王这柄旷世邪兵以及其中的“邪王十劫”,又再劝说几句,但王宗超依旧不肯交还大邪王,只得叹息一声:“为天下苍生免遭荼毒,我等誓非收回邪物不可,但倘若因此于施主大动干戈,实在非我等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