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百九十章 华夏禅宗(第3/5页)

第二次就是绝世剑诞生时。这股剑气之强绝阴暗令他忧心忡忡,还特地令剑曦前来取剑,试图为绝世剑寻一明主。

还未等此事平息,仅仅在十多天之后,又一股灭绝生机,极不寻常的凶邪杀意,正张狂无比地挑衅他的剑心,令他忐忑不安。与此同时不空也匆匆寻到他,讲明大邪王的遗失以及在百剑山庄出现的迹象,力邀他出山相助。

关于大邪王的被盗,一切的线索,都表明与如今威望日盛的中洲武神有关。不空深知大邪王引人入魔之能,也心知王宗超武功之高,杀气之盛,唯恐武林又出了一名如当年云覆天般的绝世凶魔,所以才联络整个华夏禅宗最强的力量,连同天剑墨名一同前来。

“世俗姓名不足为重,然而天剑之名,却足以叫世人仰望。我虽不完全认同天剑之道,却也知这是一条正道,理应广为弘扬,又怎可随便埋没?”听了墨名所言,王宗超只是摇头。他心知墨名是因为养父叛国这才抛弃了得自养父的姓名,以示恩断义绝,所以也不计较。

墨名淡然一笑,“我如今也不过是一名山野村人,早已疏于剑艺多年,相比舞枪弄剑,平时倒是更乐意于拉两手二胡自娱。倒是阁下能够不拘门派之见,不遗余力广弘武道,令我颇为叹服。倘若阁下能够不操之过急,而是持之以恒,徐徐图之,更是武林幸事。”

墨名对王宗超所作所为其实持保留态度,只因王宗超广弘武道的长远利弊尚且不论,但就目前而言已造成武林颇大的动荡。如今整个武林之中,推崇王宗超者有之,嫉恨诽谤者有之,心存狐疑者有之,因彼此分歧而爆发的流血冲突也已有了好几宗。加上天地会刚刚覆灭,许多势力急于抢夺天地会留下的庞大势力真空,整个武林如今已是暗流汹涌,动荡不安。

墨名久历人心险恶,不得不担忧王宗超其实真如江湖谣言所说的暗藏异谋。更何况王宗超凭空出现,来历师承都无人能知,实在有些诡异。再对照如今的大邪王诸事,他的担忧似乎并非杞人忧天。

就在王宗超出现时,包括不空在内的所有僧尼都双手合十,向他问好。其中五人与不空并肩而立,似乎也是一宗之尊,余下十二人比六人稍后一个身位而立,应是辈分较低。

王宗超也早已注意到这些僧人衣着气质各异,或庄严肃穆、或面带悲苦、或无悲无喜、或淡然出尘……显然并非出自同门,但是气息却在隐隐间联成一气,行动进退,宛若一人,而且内息之强之纯,似乎个个都是比释武禅更强的先天高手!

待对方自我介绍,果然这些人竟是来自六个不同的佛家宗门,分别是北少林罗汉堂首座灵禅、南少林戒律院首座方慧、五台山渡尘禅师、九华山莲华寺主持梵觉、摩陀寺普航大师,加上弥隐寺的这一代主持不空,来头都是不小。单是南北少林寺都有人前来,就可以看出佛门对大邪王一事的重视,只因风云世界的少林寺一向极为低调,一直处于半封山状态,极少有武僧行走江湖。

这些人隐隐以不空为首,但并非不空武功最高,关键还是在于不空的已故师尊正是精通佛、医二理,更修成“照心镜”,可以看尽红尘内的世人世事,神妙无穷的僧皇。他生前倍受全神州僧侣推崇,隐隐为僧尼之首,故有“僧皇”之称。不空身为其衣钵传人,故也沿袭其位。

就在此时,身在百剑山庄的武林人生也多半汇集过来,见雄奇竟然也敢前来,不由都面露异色。不少与雄奇有夙怨,甚至参与覆灭天地会的人们都是咬牙切齿,正待一拥而上。

只见不空合十道:“我等此行实为两事而来,第一是这位雄施主……”

“雄某自知罪孽深重,正要向天下英雄有个交代。”雄奇叹息一声,先向四周团团行了一礼,随即在无数人惊愕的目光中,毅然举掌重重击向自己丹田!

这一击竟然毫无保留,重击之下,雄奇丹田破裂,三分混元气呈红蓝绿三色滚滚外泄,一身功力竟然就此废了!雄奇整个人更显苍老虚弱,缓缓颓然坐倒,若非一旁僧人扶持,只怕已摔倒地上。

除了王宗超外,任何人都没能料到这位一代枭雄,竟然做出这种举动来,一时一片鸦雀无声,人人呆呆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