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傅帅班师(第5/8页)

那锦衣官员磕了一个头,起身谢坐,灯光下只见他长得皮肤白净,双眉浓黑,目光炯炯有神,颔下短须也是又黑又浓,整张脸黑白分明,倒像是台上唱戏所扮的官员,令人有不自然的感觉。

毛骧从怀中掏出一个手卷,打开来念道:“启禀皇上,颖国公傅友德及永昌侯蓝玉班师回朝,抵达京城郊外当晚,锦衣卫查得左都督徐辉祖访傅友德,在傅帅帐中谈了大半个时辰,后来蓝玉也来帐中谈进城谒皇的章程……”

朱元璋打断道:“他们密谈了些什么?”

毛骧恭声答道:“臣的下属轻功了得,又着了军士服帽,冒险贴近大营,听到一些,主要是谈胡惟庸案。”

朱元璋哼了一声:“徐辉祖有什么不满的言辞?”

毛骧道:“据手下回报,彼等压低声音交谈,很多地方听不真切,不过徐辉祖似乎主要是向傅帅报告胡案这两年来的发展细节,倒没听到有什么批评……对了,他们曾提到皇后和太子……”

朱元璋双目一抬,精光直逼毛骧,冷冷地道:“提到皇后和太子什么?”

毛骧得皇帝亲信,任命为锦衣卫都指挥使,统率全国锦衣卫指挥使及官兵,尽管权倾天下,经常如这般单独跟皇帝密报,但每次皇帝目光射向自己,都会感到不寒而栗。他谨慎地回答:“他们好像是赞佩皇后及太子的仁慈,常常劝阻陛下兴杀。”

朱元璋脸色稍霁,马皇后和太子标是他毕生最挚爱的两人,说他们仁慈,虽有对比自己凶残之嫌,但他却丝毫不以为忤,反而觉得自己杀遍天下,却能得仁义孝慈的马皇后和朱标为妻子、为储君,实是上天赐给自己的恩典。倘若毛骧自作聪明,报告一些毁谤皇后、太子的言语,他就要惹怒朱元璋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还有其他的吗?”

毛骧继续报告:“今日傅、蓝二位将军谒圣请旨后,下午连袂到了魏国公府,去探望徐丞相的病情……”

朱元璋嗯了一声,毛骧小心翼翼地续道:“当时太子也在场。”

他抬眼飞快地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放低声音:“后来燕王及王妃也到了。”

朱元璋听到太子和燕王都出现在魏国公府,他的反应倒是未如毛骧所料,只是淡然地微微一笑,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追问。他心中忖道:“徐达身兼太子太傅,平日对太子颇多教导,标儿去探望一下也是应该。棣儿的王妃千里迢迢来京,当然急着探望得病的老父,倒是棣儿闹着要一同前来,绝不会只是为了要探望徐达。明日他要见朕,只怕还是和北方军情有关。”

他点点头,问毛骧:“就这样?还有没有要报的?”

毛骧原以为最后有关太子和燕王的消息一定会引起皇帝的兴趣,没想到皇帝全无反应,回道:“臣禀报完毕,没有了。”心中竟是有些失落。

朱元璋却主动问道:“有关‘明教’那件事的善后,办得如何了?”

原来“明教”又称“摩尼教”,源自古波斯祆教,崇尚光明,唐朝时传入中土,回纥曾奉为国教。后来摩尼教遭禁,转入地下,与其他中土宗教结合,历代不绝,常成为基层人民起义造反的组织。

元末各地方军纷纷起义,明教扮演重要角色,朱元璋少年时在皇觉寺出家,尔后投入起义行列,他最初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稍后尊奉韩山童,都与明教有很深的关系,他本人也曾加入过明教。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就有源自“明教”的说法。

明教虽与朱元璋的起义军并肩作战,立下功劳,但教中首领多为武林高手,对推翻元朝义无反顾,对治国大业却无心参与,然而朱元璋深知明教的高人武功深不可测,对这些身怀绝技的昔日战友总是又疑又惧,始终不能放心。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得知明教教主、护法、天王、军师、散人等首脑人物将聚于湖北神农架顶崖的明教圣地,举行五年一次的光明大祭典,于是传话,将派信国公汤和及鄂国公常茂奉御赐宝物前往祝贺,以示不忘布衣时的老战友。

汤和是朱元璋的少年好友,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红巾军乃是汤和所引荐,常茂为常遇春之子,两人多年来与明教中的重要人物交往熟识,在抗元战场上更是互相支援,有深厚的交情。明教诸首领听闻这两人要上神农架,自然极表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