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那场跨国恋(第4/9页)

有了质量好的、全面的工具,勤奋的德国人会在自己家里搭高架床,我认识不少尤其是住在三米多高老房子的德国家庭,为了利用空间,孩子的房间将床架到高处,留出下面的空间作为游戏或者电脑空间,还有的家庭将最大的卧室留给孩子,夫妻住小的房间,不够大,也将床架到高处。用质量好的工具、好的材料干活,不仅别具特色还有成就感,有一次我去一个德国朋友家,问他们那年的假期准备做什么,丈夫马上把我带到客厅的一角,指着那里已经堆满的瓷砖、泥灰和工具,对我说:“今年我们哪里也不去,你看,我们的客厅只有一个供客人用的小卫生间,我将把这个扩大,加一个淋浴房。现在我每天下班回来只能干一点点,下个月开始我将连休五个星期的假,全面完成它。”那时我到德国没多久,对这个德国丈夫从贴瓷砖、铺地板到建淋浴房都自己干感到惊讶,后来我就习以为常了。在德国,我认识不少这种手工能力很强的男人,但吉姆是个例外,吉姆除了修他的自行车,并不爱“修理”家,他的户外爱好太多了,长跑、登山、滑雪、冲浪、潜水……

吉姆对我勤俭、创意持家的本事赞不绝口,我给他讲了自己理解的“包豪斯”理念,没想到当吉姆和他妈妈通电话时,他一大半时间都在吹:“梅在‘包豪斯’店订做了一张饭桌才花了150马克。(两年后,1995年,当我们搬家到柏林时,我为家里添置的饭桌是精致的纯实木桌面,特价,但价格也高达999马克。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桌面依然光洁如新。而当年的‘包豪斯’饭桌,则被挪到地下储藏间)梅在‘包豪斯’店订做的书架才200马克,买新的至少要五六百。梅为家里添置了电炉、电冰箱、洗衣机,虽然全是二手货,但是节能省电,总共才花了500马克,这三件每一件买新的都要超过1000马克。总之,梅花钱很少,家收拾得很不错,梅认为家的风格很重要,我和梅的家是统一的‘包豪斯’风格。”

大约因为吉姆一口一个梅和包豪斯,这引起了他妈妈的好奇心,不久,他的父母果真就要求来看吉姆和我法兰克福的“包豪斯新家”了,而且既然有了“包豪斯”饭桌,吉姆把牛都吹出去了,当然应该让客人在“包豪斯”饭桌上好好享用享用啦。

我全力以赴,下午请吉姆的父母在原汁原味的“包豪斯”饭桌上品尝我做的“苹果派蛋糕”,“苹果派蛋糕”是个好听的名字,实际上在德国是一种最家常最普通的蛋糕,当时我在德国第一次有了家,刚刚开始学做蛋糕,也就只能做“苹果派蛋糕”,将面粉、水、黄油、鸡蛋、糖严格按比例配好,用搅拌机搅好,放进烤箱烤20分钟,出来的就是半成品——蛋糕的底座,然后将事先切好的苹果片放到底座上,一半嵌入其中,再放入烤箱烤15分钟,简单新鲜的“苹果派蛋糕”就做好了。吉姆的父母一边品尝我做的蛋糕,一边夸我做蛋糕自学得快,同时还夸我把家收拾得比吉姆说的还好。“包豪斯”饭桌的确又简单又便宜,桌面加工也不错。

晚饭时,我在“包豪斯”饭桌上铺上了同学阿明从波斯带给我的桌布,图案细致质朴,不像一般的波斯地毯那样华丽,“包豪斯”饭桌风格迥然一变,简约,讲究,用心,然后我配上了一个简单的烛台。我按照德国的饮食习惯,先上了一道酸辣汤,让宾客打开胃口,期待我的主菜,而且我的主菜不像吉姆妈妈一样通常是从烤箱拿出来的或者事先煮好的,我的主菜名叫“三丁爆炒三肉”,即:我事先将红椒、黄椒、青椒都切成了丁,将猪肉、牛肉、鸡肉也切成丁,调好了葱姜蒜外加微微辣的汁。喝完汤后,我起身现场爆炒,最后淋上汁,因为德国人吃菜喜欢汤汁,真正爆炒干炒的中国菜他们还是吃不习惯的。我只做了一个主菜,但是分量很足,用了猪肉、牛肉、鸡肉各大半斤,两大盘端上桌,中间放白米饭,红椒、黄椒、青椒丁色彩鲜艳,吉姆的父母吃得很带劲。主餐后的甜点我准备的是冰激凌加汤圆,每人粉红草莓、绿开心果、黄奶油3个冰激凌球外加2个滚烫的白色汤圆。到了德国,我在厨房里是中西结合,一通乱来,通常获得意外的效果。告别时,吉姆的妈妈对吉姆说:“吉姆,你从离开家上大学后就从来没有收拾过你的住处,从来就没有过这么好的生活,这都是梅的功劳,你要好好对待梅啊。”吉姆的眼里闪着幸福和骄傲的亮光,说起话来更放肆:“妈妈,你和爸爸来了,梅很尽心,你看,我们的厨房要是像你的一样装备齐全,加上梅的手艺,下次你们来就能更好地招待你们了。”他妈妈大笑道:“好,好,你应该和梅一起再去‘包豪斯’或别的商店采购,厨房里缺的东西全买上,账单全寄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