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凤凰 清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第7/8页)
她一直很谨慎,不敢轻易开战,就算有战事,她也是息事宁人,草草收场。她办海军搞洋务,也希望积蓄和洋人一战的力量。
然而她也容易被多年来唯我独尊的感觉冲昏头,被一帆风顺的权力之路冲昏头,她一直都以为只要她想干,没有什么事干不成,一切都可以在她的计划之中。她听说光绪变法得到了洋人的支持,她听说洋人收留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更因为洋人反对废光绪——慈禧已经打算在次年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让光绪禅位,改由溥儁登基为帝,连年号也要改为“保庆”。
列强不同意换皇帝,慈禧打从咸丰开始数十年以来积蓄的怒气一发不可收拾,端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早做皇帝,建议利用义和团来对付洋人。慈禧下令封义和团为“义民”,攻打各国使馆。
八国联军正愁没借口,各国战船立刻开进来,由天津入口,直逼近北京城。慈禧打翻马蜂窝,不可收拾,只得仓皇改装,带着光绪出逃。
临走前,她处死了珍妃。据说是因为她发现了珍妃写给光绪的密信,让光绪不要出逃;也有一种说法是慈禧临走前要带上珍妃,而珍妃则说皇上不能走,请让皇上留下来收拾残局。慈禧一闻就知道其中的味儿,唐朝“安史之乱”,李隆基仓皇出逃,太子李亨说让儿子留下收拾残局吧。结果残局收拾完了,也没李隆基什么事儿了,李亨当了皇帝,李隆基被囚至死。怒不可遏的慈禧立刻下令,将珍妃扔到井中处死,这才放心出逃。
从珍妃种种所为来看,应该说珍妃颇有政治才能和手段,如果不是遇见了慈禧,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当国的后妃,只可惜,她遇上的是已经手握大权的慈禧,这就注定她只能以悲剧收场。
庚子事变,慈禧出逃,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她也有坐牛车,吃窝头,喝凉水的时候,尽管只是短短十几天,也够她受的了。
她是苦涩的,当年咸丰出逃热河,她不以为然,直到今天她自己出逃得比咸丰还狼狈,她这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不是一个女人的心计手段算计,能够解决得了的,人家亮出了武力,她就得落荒而逃。这一次的出逃,将她的自信心彻底打碎,让她患上了“畏洋病”,让她彻底明白,这个世界不由她说了算,她极度强悍的人生,从此急速走向下坡路,彻底堕向深渊。
出逃并没有使她意识到民生之艰难,只让她恨不得早早逃离这一切,恢复原来的奢华享受。她吩咐留守的庆王等人,不惜一切代价,只要仍然能够保她平安,任何屈辱的条件都能够答应。《辛丑条约》的签订,将中国送列强宰割,此条约共与十一国签订——向众国赔偿军费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以海关和盐税作抵;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不准中国人入住,各国则可随意派兵驻守;拆除北京至沿海途所有炮台,允许外国在山海关至北京之间十二地驻军;永远禁止中国人参加或成立任何反对列强的组织,违者处死;凡发生反列强之事的地方,文武各科考试停止五年;各地官员如不能保证当地外国人的安全,革职永不复用;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谢罪”;惩处同情附和过义和团运动的官员(共计各级官员百余人);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专司与列强事宜。
无数割地赔款极尽屈辱的条件,无数中国百姓的血和泪,只换得慈禧一人平安。慈禧回京后,一反常态,放下架子,频频召开派对,请各国公使夫人入宫,与她共进酒宴,并且慷慨地大派礼物,她要改变各国对于她“顽固”、“腐朽”、“守旧”的评价,让各国知道,她也可以像光绪一样开放和革新,她比光绪更适应和列强合作,让他们更轻易得到好处。玩人际手段,慈禧一向是高手,她忍着洋女人的粗鲁、无礼、贪婪,装出一副可亲可爱的女主人的架势,居然也把各国夫人哄得很高兴,当然,列强更高兴,因为他们收获更大。
慈禧觉得她找到了对付各国的办法,这是一群狼,只要给他们喂肉吃,总可以阻止他们一阵子。她眼看着国家一块块割出去,但是只要她还是大清国皇太后,除开应付列强之外,整个国家还是俯首在她的脚下,她也就足够了。慈禧觉得自己足够高明,瞧,大清国在她的手中又多撑了这么久呢,换个人早就灭亡了。于是乎歌舞升平,于是乎奢华变本加厉,她在西逃中吃的苦头,她要加紧找补回来,大修颐和园,大庆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