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3/6页)
她此时看着坐在文件室角落里做笔记的哈迪,心想,他一定能渡过这个难关的。
玛格丽特·卢卡斯知道,他一定能。
看看《惠克姆掉包记》就知道……
“嘿。”一个男声打断了她的思绪。她向文件室的另一边望去,发现帕克正在对她说话。
“我们作过了语言分析,”他说,“如果你没有什么意见的话,我想对勒索信作个物理分析。”
“这一局由你主投,帕克。”她说着便在他身边坐下。
首先,他检查信纸。
信纸长九英寸,宽六英寸,是普通的书信用纸。信纸的长宽随历史发展而有所不同,但长十一英寸、宽八英寸半已成为标准的用纸规格【注】,六乘九是次常用的规格。太常见了。单凭纸张大小,帕克无法判断其来源。
【注】即A4。现已成为美国的标准用纸。
至于纸张的质地,他可以肯定是廉价纸,是由机械纸浆批量生产的,而不是用牛皮纸——一种化学纸浆——制造的优质纸。
“信纸本身对我们没什么帮助,”他最后宣布,“太常见了。不是再生纸,酸性高,纸浆粗糙,使用了微量光学增白剂,荧光程度很低。由造纸厂和批发商大量批给零售连锁店,包装成家用信纸的品牌,没有水印,也无法追查出特定的制造厂或批发商,当然也找不到单一的销售点。”他叹了口气,“再看看墨水吧。”
他小心地举起信纸,放在复式显微镜下,先用十倍镜检验,继而增加到五十倍。从笔尖在纸上压出的凹痕,以及偶尔断线与墨色不匀的现象,帕克能判断出主谋用的是非常廉价的圆珠笔。
“也许是AWI【注】牌圆珠笔,百货商场打折的便宜货,三十九美分一支的那种。”他看着小组成员。大家都十分困惑,不得要领。
【注】AWI(American Writing Instruments),即文具品牌“美国书写文具”的缩写。
“那又怎样?”卢卡斯问。
“那就糟了,”他加重语气,“根本没法追查,美国每家折扣店和便利超市几乎都会卖这种圆珠笔,这张信纸也一样。而且AWI从不用标签。”
“标签?”哈迪问。
帕克解释,有些厂商在墨水里加入一些化学制剂,像标签一样,以便识别产品,方便追查出生产的时间和地点。可惜AWI公司并没有在产品中添加任何化学标签。
帕克正要将显微镜下的信纸抽出来,却忽然停住,发现信纸有些异样。信纸有一部分退了色。他认为不是制造时产生的瑕疵。过去近五十年来,即使是品质低劣的纸张,在制造过程中也一定会添加光学增白剂,因此纸面色度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罕见。
“帮我把那台PoliLight抬过来好吗?”他问C.P.。
“什么?”
“就是那边那台仪器。”
身材魁梧的C.P.抬起像个小箱子一样的异形光源机。这种机器能显示出多种肉眼无法看见的物质。
帕克戴上一副特殊护目镜,打开黄绿色的灯光。
“该不会让我受辐射吧。”C.P.说,听来他只是半开玩笑。
帕克手持PoliLight的光笔扫描信封。没错,右边三分之一的部分颜色比其他地方浅。他接着扫描了信纸,发现信纸顶端和右侧有颜色很浅的L形花纹。
真有意思。他继续研究。
“看见角落里退色的地方没有?我认为这张纸被太阳晒得退色了,信封有一部分也是。”
“在哪里?在他家还是在店里?”哈迪问。
“都有可能,”帕克回答,“不过从纸浆的黏合度来看,我猜这张纸最近才被人拆包使用,所以应该是在店里。”
“那么,”卢卡斯说,“那家店的窗户一定是朝南的。”
没错,帕克心想。思维够敏捷。他自己都还没想到。
“为什么?”哈迪问。
“因为现在是冬天,”帕克指出,“如果那家店面朝其他方位,日光无法强到足以漂白纸张的程度。”
帕克再次开始踱步。这是他的习惯。杰弗逊的妻子过世后,长女玛莎曾这样形容父亲的举动:“几乎日夜不停地踱步,只在体力不支时偶尔躺下歇息。”帕克每次鉴定文件,或与特别困难的谜题缠斗时,无名氏兄妹常嗔怪他:“又绕着圆圈走来走去了。”
工作室的格局又重回脑中。他走向橱柜,打开柜门,拉出一块鉴定板以及几张微物搜集片。他拿着勒索信的一角,用骆驼毛刷轻扫表面,希望刷出细微物质,却一无所获。不过他并不惊讶。纸张是最容易附着物质的材质之一,能吸附所到之处的许多物质,而这些物质往往会被纸纤维紧紧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