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开业杂事(第2/4页)
但是架不住崔记包子卖得多,薄利多销。
赚三千二百一十文那日利润就得有一两五钱银子,就算赚得少的时候,利润也有六百多文钱。
这才几日,这就赚了四两银子了,这还是抛去杂七杂八的本钱,这是纯赚的。
崔如英笑了笑,“咱们铺子生意不错呢,都是你们用心经营的功劳。不过晚上到点儿就打烊,咱们别太累了。我常在侯府,娘也不在家里,爹、大哥、二姐,辛苦你们了,这回回来我一定做又新鲜又好吃的。”
崔大郎腼腆一笑,崔大山嘿嘿傻乐。
二丫问道:“啥好吃的,吃猪肉还是吃鸡肉?”
她不觉得辛苦,有啥辛苦的,做生意忙那也是自家生意,做了生意每日吃得还好呢。
包子焖面换着吃,或是吃馒头就卤菜,平日哪里吃的到这些。
光吃炖白菜萝卜好像还是好几年前的事儿呢。
不过总吃也够,二丫更关心三丫给做啥。
崔如英想了想,她还没想好,但肯定吃肉。
二丫催促道:“三丫,你快说呀。”
崔如英道:“吃排骨吧,做两样,一个糖醋一个红烧!饭就是大米饭。而且,我现在不叫三丫了,爹,大哥二姐,先生给我改了名字,我现在叫如英了。”
说完,崔如英又扒了口面,只吃面还不够,还就了小口蒜。
崔大山愣了,崔大郎也愣了,二丫眨了眨巴眼睛,她想得简单,高兴地对崔大山说道:“爹,如英还挺好听。”
她不识字,也不知道是哪两个字,就是觉得好听,比三丫好听。
崔大山还没回过神来,叫了这么多年三丫三丫的,叫别的他也不习惯呐。
他道:“咋还改名字了?”
三丫多好听,如英听着不像他们家人。大朗二丫三丫,好端端的,咋不叫这个了。
崔如英解释说道:“先生说我读书用功,如英二字是出自《诗经》,先生觉得好,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盼着我像花朵一样奋发向上,心性坚韧,无惧劳苦。”
这是黄先生的原话,崔如英坐得端正,吃饭也很规矩,崔大山怎么看,都是个听话懂事的小娘子,先生看重她,也在情理之中。
可崔大山心里还是不得劲,他的闺女别人给改了名字。好好的改了干啥,三丫就不好了吗。
崔大郎笑了笑,放下筷子说道:“是不是‘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这句,三妹,先生当真对你寄予厚望,你可不要辜负先生的一番苦心。
爹,先生给改名字这是喜事儿,若是一般学生还不会费这个心呢,他定是看妹妹读书用功所以才如此的。咱们该备上拜师礼,就算先生不收三妹为弟子,礼数也得尽到了。”
崔大郎觉得这个名字也不错,爹只是这会儿转不过弯儿来。
当初和陆云蓁说的话并非全是胡诌,这句话崔如英的确听崔大郎念过,她的名字也的确出自于这里。
没想到崔大郎竟然还记得,也不知是记得清楚还是平日里也有翻阅书籍。
崔大山一听儿子这么说,问了句,“当真?”
崔大郎点了点头,“自然如此。爹,如英这字好听,是个好名字。”
二丫道:“我也觉得好听!”
崔如英眼巴巴地看着崔大山,心里一松,说道:“对呀,三娘子也和娘说了,娘也高兴。”
崔大山抿了抿唇,许娘子都说好,那应该不错。
他点点头说道:“那这回回去你给先生带些东西,爹给你钱去买。既然先生看重你,那你更得好好读书。”
崔如英道:“爹说得是,好不容易才有这样的机会,我必然要珍惜的。”
她顿了顿,看了崔大郎一样,接着道:“而且大哥都没去书院呢,我就先去了。若是我还不好好读书,那还不如从侯府回来,来铺子帮忙卖包子呢。”
崔大郎帮她说话,崔如英也趁机提提让他读书的事儿。崔大郎若能考取功名,对崔家只有好处。
就算考不上,识字会算账,当个掌柜的,对家里也有助益。
毕竟书院教的可不止读书识字,还有其他的课,比如礼、乐,当然算数也教。
读了书能写账本,也识字省着被人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