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吴香儿静观其变(第2/4页)
“这样,就给她们中那些有心想回头的人,垫起台阶来了,但凡能接引得其中十分之一二回头,如何不算是报纸发挥了它的教化之功?也算是证明了洋番本质不坏,又让《羊城消息》上,有故事可以写了。”
“哈哈,小吴,你这是天生走仕途的人才么!这两家报纸打擂的事情,我们旁的同事见了,只有皱眉的,生怕就被上头问责了,也就是你,又做得一番花团锦簇的好文章出来,好像这还是我们办公室的政绩功劳似的——高!高,你是这个!”
吴香儿没好气地一挥手,像是要把对过伸出来的大拇指给按下去,认真地道,“袁哥,我倒真是这样想的,我们做文宣教化这行的,不能怕口舌,怕生事,好像一味的上下和气、天下太平,才是好的。民间有声音,要让它发出来,有争议有论战,很多时候其实是好事——这百姓的怨言,只要经过疏导,宣泄出来了,反而心里舒服多了,这要是压在心里,真正形成偏见,反而难以扭转呢。”
“就犹如洋番买下报纸,在我看也是好事一样,这些人既然来了,而且也形成了一股势力,那么总要给他们一个途径来发出声音。这种途径,应用得好了,对他们的教化融合,效果比我们这里下多少功夫都要管用。迟迟没有声音发出来,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仗,在报纸上打,是要比在街巷中打要强的。”
“我说一句,你倒是回了我十句!”
袁哥抱怨了一句,不过显然没有生气,而是点头道,“不过,你说得也不无道理,这么看,你是主张,对于这两家报纸的论战,暂且听之任之,不去约束了?”
“起码眼下暂时如此吧。”吴香儿说道,“真要有什么不妥当的势头,我们再去叫停也行——其实,倘若不是我们是拉架的位置,我倒是有话说的,这两边报纸都是在宣泄情绪,有用的建议怎么就没人说出来呢。
比如说,港区那些洋番逃女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更改洋番船只的靠岸港口来解决啊,别让他们在江南靠陆地的港口停泊,不就行了?就在嵊泗一带,多少港口小岛,地方有限,逃人根本就是无处藏身的。
在那里停靠了进行能力检定,检定等级不高,又拿不出船钱的,和船长签下欠债文书之后,就登船去她们挑选的地区务工了。没有接触到羊城港的环境,没有那些人引诱帮助,或许根本就兴不起讨债的念头,也不知道好日子是怎样的,去到做工的地方,也会觉得条件比家里好太多了,感到知足。
这解决办法,岂不是很简单吗?怎么不论是《羊城小报》,还是《羊城消息》,都不提出这点,《羊城小报》,也不拿来说事,逼迫洋番船只更换检定港口,《羊城消息》,也不登报呼吁,改善对洋番的坏印象,就从减少逃女开始。就不知道,这两边是都笨,还是都胆小,不敢指正衙门施政上欠缺考量的地方,又或者,别有缘由了。”
说到这里,吴香儿也是若有所思,出起神来。袁哥道,“这有什么别的缘由,只怕还是胆小吧,议论社会上的现象弊病,这是一回事情,直接说衙门安排得不好,又是另一回事了。
倘若衙门的规矩,直接造成了不便,那大概还是会说的,就和眼下一般,只是一种间接的影响的话,大概这些报纸的胆子,还没那么大。尤其是《羊城小报》——他们折腾这什么‘艇仔粥倡议’,其实完全就是为了提升销量,多卖特版,为钱而已,就更不会找这个事了。”
他的语气是很自信的,也折射出了袁哥对羊城港报业的了解:他们这个宣化办公室,本来就是主抓此事的。他自然对羊城港乃至周边区域的报纸刊物,了如指掌了。
别看他们当值,很像是在躲懒,一叠报纸一盏茶,就是半天一天的,其实对监控报纸的吏目来说,这就是工作,而且是相当繁重的工作。这些报刊,不论是官家还是私家小报,不论是登记过的报纸阅看,话本戏曲,还是没有登记的飞帖盗版,都是宣化办公室的负责范围。真要是报纸上发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论,又或者民间舆论风向出了岔子,上头问责下来,那都推脱不得,只有认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