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执政(第2/5页)
若有三个宰相,议事时只要两人通气就能决定大事。而现在的宰相之列中,韦见素原本就有要致仕之意,近来自称中风,避居家中不来上朝,颜真卿本就比陈希烈强势,入相后必然抢走大半的话语权。
颜真卿人品才干出众,再加上方才他叱责了薛白几句,显得十分方正,大家可以接受。杜有邻呢?才能平庸,显然就是薛白的传声筒。
可以想到一旦颜真卿、杜有邻并相,中书门下就是薛白一言堂。
于是,此时不少官员心中甚至起了嘲讽之意,暗想颜真卿是薛白的岳丈,杜有邻也是薛白的岳丈,全都提携为宰相,可见薛白治国的办法就是岳丈治国。
他们自然是反对。
就连颜真卿都觉得不妥,面对群臣的意见,并不开口帮薛白。
此事暂时也就作罢。
薛白不以为意,径直议论起国事。
“太上皇与圣人命我监国,但我年轻识浅,还望诸君能不吝赐教,畅所欲言,百无禁忌。先说几桩紧要事……”
这边说着事,那边陈希烈却还在走神,脑中想着可否借着薛白与颜真卿关于礼仪上的矛盾作文章,又考虑着如何劝韦见素不要辞官,保住相权。
今日拦得住杜有邻一时,往后却未必能拦得住啊。
“陈公?”
过了一会,便听薛白接连相唤。
陈希烈方才回过神来,执礼道:“殿下,老臣正在思考殿下所言。。”
薛白哑然失笑,道:“那便请陈公谈谈,关于国库空虚,有何良策?”
陈希烈猝不及防,好在他久在中枢,对这些问题很有经验,略略沉吟之后就侃侃而谈。
他说话调子起得很高,开口就是国家赋税事涉田亩,听起来格局很大,不愧是宰相风范。
但殿中众人倾耳听了半晌,渐渐泛起了些困意,却还始终没听到有何实质内容,皆是些泛泛而谈的话。
忽然。
“左相所言皆老生常谈,今社稷百废待兴,迫须革除积弊,也该谈出些新意。”
有人开口,话锋锐利。
陈希烈正说得起劲,话却被人打断了,不由转头看去,只见一人从薛白身后的官员之列里出来,正是起居舍人崔祐甫,而他此前光顾着留意颜真卿,竟是忽略了这个刺头也在。
“无礼!”很快,有亲近陈希烈的官员喝叱道:“宰相说话,岂有你插嘴的份?”
一上来就指责崔祐甫“无礼”,显然是想引刚才还十分注重礼仪的颜真卿出面批评崔祐甫。然而,颜真卿竟只是点了点头,反而还赞赏崔祐甫的刚直、不畏强权。
薛白更是明显偏袒,开口道:“方才说过,畅所欲言,百无禁忌,只要是对社稷有利,不论是何谏言,皆可直说。”
简单一句话就带过了陈希烈被轻慢的事实,对于其宰相威风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崔祐甫径直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章,道:“臣有本奏,这是臣所拟的开源节流之法,请殿下过目。”
这就是做事干不干练的区别了,同样是朝议,薛白早就把最关切的问题向陈希烈问过了,然而陈希烈糊弄了一辈子,早就忘了如何去做实事,崔祐甫则是从未得到提醒便留意到社稷的切肤之痛。
“臣在折奏提出了五点,一则停止进贡,如渤海岁贡的鹰鹞,山南岁贡枇杷,江南岁贡柑橘,另有奴婢、春酒、铜镜、麝香等物;”
天下诸州一直有向皇帝进贡的风气,李隆基在位期间达到最盛,加重百姓负担不提,沿途转运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滋生出各种贪墨。
这也是薛白所打算做的,闻言点了点头。
崔祐甫见自己的提议被赞赏,深受鼓舞,继续侃侃而谈起来,比陈希烈更有见地。
“二则放出宫人,并裁撤伶人乐师,自太上皇以来,梨园冗食者达千余人,为宫中一大开支,臣以为只需要保留太常寺即可;”
“三则取消宫市,禁止宦官索贿,宫廷采买所费巨靡,而民间商旅亦不堪其扰,而宦官贪得无厌,每出宫传旨必索重贿,臣请加以严管;”
“四则处置滞留长安的诸国、藩镇使者,这些年战乱不止、西域道路阻隔,因此留在长安的人数甚众,有些甚至长达数年,不仅花费朝廷钱粮,还常惹出事端,臣请一一处置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