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65章 王谢堂前飞凤凰(第3/3页)

“若水纺车建得太低,不能抵御海水倒灌;若遇到阴雨天气,河水、海水一起猛涨,恐连山脚的作坊都保不住。”作坊搭建在河边,方便水力驱动纺车,到时候很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

“先生所虑周详,一切依照先生的意思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郗道茂自己也研究过,自然知道宋九的方案思虑周详,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不愧是少府出生,以他的方案来建造,这水纺车,至少能运转百年。

宋九又躬身行礼,主家贵人不一意孤行,知道尊重算出的结果,最好不过。

利用冬季枯水期,宋九带着他的团队,两月之内,为郗道茂建起了六座水纺车,许多部件都用精铁代替木头。宋九拍拍这些造价不菲的精铁,叹道:“百年之功矣!”

春日,第一批布帛从水纺车作坊里运出。随着宋九的归程,一同送到王怜花手中。

图恩仰头看着这些高大的水纺车,阶梯而上,宛如梯田。不,还有更好的比喻——梯级水电站。高大的水纺车是本乡本土最具代表性的事务,又充满了机械美感,令人着迷 走入内部,巨大的水纺车一次能带动三十只纱锭,白色的纱锭飞快旋转,犹如飞轮。纺纱成线,织布也用水力驱动,布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织造出一大截,而且没有长度限制。布匹布匹,一匹布有多长是有定数的,如今水纺车出产的布帛,虽然按照规定裁剪大小,可能不能与做不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水纺车纺纱织布,完全可以实现定制化。

批量生产、定制化,它一下子突破了两大难题。

伴随着水纺车的诞生,郗道茂的庄园也全部完工,是时候搬出郗家老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