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王谢堂前飞凤凰(第2/3页)
“快,去院里折几枝花儿来,早春的桃花还有没有,只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才配这细颈美人瓶。”郗道茂扬声叫人去摘花儿。
“美人瓶,你给它娶名字啦?”
“除了美人瓶,又有什么名字配得上她呢?”
“既然你喜欢,今天就用这这套酒具温一点儿酒吧,庄子上的素酒又好了一批。”图恩建议。
“不是大宴,不是花好月圆、晴空万里的好日子,用这么好的酒具白糟蹋。”郗道茂开心得抚摸这些白瓷器具,犹如得到心爱玩具的小姑娘。
好吧,图恩耸肩,反正是你喝,你要讲究仪式感,沐浴更衣才喝酒我也不介意。
图恩如今身子渐好,平日行动无碍,可终究有心疾在身。武功又修炼不出内力,之鞥呢循序渐进改进体质。生活总会在某些不经意的小事上提醒图恩,你并不是健康人。
药师很快从院子里摘了桃花、迎春等等早春花卉,郗道茂摆弄那两个花瓶,插了拆、拆了插,插好之后放在花凳觉得死板,放在博古架觉得挡了它的风采,总之放哪儿都能挑出不对来。
图恩已经吃完饭,闲闲坐在旁边喝白水:“阿母,饭菜都凉了,你不吃吗?早膳你已经没吃啦。”
“不忙,不忙。”郗道茂无视咕咕叫的肚子,眼睛落在美人瓶上拔不出来。
看郗道茂痴迷的模样,图恩对王怜花的白瓷产业充满信心。
王怜花手下的人的确靠谱,直接拉了一个团队过来。领头的宋九原是少府匠人,南渡之后,失了父母家业,沦为流民。被王怜花收留,又组建起一个匠作班子。
宋九到了句章县,先不忙着建造,而是先沿着要建水纺车的这条河实地走访一遍,再查阅关于这条河的所有记载。
郗道茂准备搭建水纺车的这条河名为姚江,她们拥有使用权的这一段名为慈江。宋九从发源的四明山夏家岭东北眠冈山,沿河直下,经过四明江断、姚江断、候青江断、兰墅江断,再到慈江断,最后直至入海,一路实地勘察,等他看完,时间已经来到冬季。
幸运的是,郗道茂买到的庄园是除去发源地之外最高的地方了,庄园包含几座矮丘,形成天然落差,不用人工筑造水坝、高台。不然这样巨大的水利工程,足以把许多家族拖垮。
“郗娘子,在下走遍慈江,遍阅记载,经过计算,水纺车架设在山脚五里处至十里处最为合适。”宋九指着图纸道。
“哦,怎么算出来的?”
宋九疑惑抬头,以往贵人听他讲这些,从不问这句,因为他们对计算过程不感兴趣。
见他奇怪,郗道茂笑道:“我也算过,最好的地方在山脚三里处,那里落差最大,水力最强。”
自己之前算出的理论最佳位置也在那里,宋九心中又惊又喜,遇到懂行的了。“不知娘子是如何算出的,在下请教。”
郗道茂把她算的稿纸取出递给宋九,宋九只看了两页,立刻放下拱手,也把自己的算术稿递给郗道茂,双方交换来看。宋九带着稿纸,原本只是充门面,表明自己不是那些泥腿工匠,凭经验直觉办事,让贵人觉得自己更专业。如今却真正派上用场,郗家娘子是个懂行的。
“娘子算得不错,若论水力最大,最合适的地方的确在三里处。可是现今的材料不能支撑这样大的水力,硬木会糟烂,铁会腐蚀,即便建起来,也需要长期维护,造价太大。娘子之前已经建过一次,想必也知道。”
“说来惭愧,上次还没撑到自然损耗,刚搭好架子,就被大雨蓄积的洪水冲垮。”
“工程难免这样,娘子至少积累了做工经验。”宋九继承了王怜花手下一脉相承的不会说话/耿直,解释道:“在下之所以勘察地形这么久,除了想全面感受慈江一年四季的变化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慈江与内陆江河不同,乃是有出海口的河流,连通万里无垠的大海。县志记载,如果连续晴二十到三十天,海水逆河而上可抵丈亭。若连续晴四十天,海水可抵上虞的通明。海水退潮时,水流满急。江水盐度较高,沿岸土地盐、渍化再次加重。这是沿海土地无法耕种最主要的原因,这与建造水纺车无关,先略过不提。重要的是,若连绵阴雨又逢海潮顶托,往往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