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5页)
此刻,刘清远也已经饥肠辘辘,可是因为喝了太多的水,一起身,胃袋里咣当作响。
但随后,刘清远还是挺直了背,大步离开了斜柳郡太守府。
对上侍从期待的目光,刘清远什么也没有说:
“先回去,等天亮了再去青田郡。”
这一夜,注定是难以入眠的一夜,刘清远辗转反侧,等到子时才睡下,可雄鸡一唱,他便急忙起身。
青田郡离玉郡可不近,他可不能在路上耽搁了时候,救济棚的粮食,也不过就能撑到今日午饭时分罢了。
等刘清远洗漱准备好,正准备套车出去的时候,侍从连滚带爬,一脸欣喜的冲了过来:
“大人!大人!有粮了!有粮了!卫家军还粮来了!”
刘清远先是一喜:
“当真?!”
但下一刻,他又不由拧紧眉头:
“可朝廷一直未送粮草至卫家军,卫家军这粮……”
刘清远一下子心情沉重起来,百姓遭了灾后,他束手无策,只能去信给武安侯,看能否还粮。
可信才去没多久,他就反悔了。
卫家军过的什么日子,他最清楚不过了,要卫家军在这节骨眼上还粮,他实在于心不忍。
于是,这才有了反复无常的两封书信。
可没想到,武安侯竟然当了真!
“这可如何是好,这些粮食……只怕也是卫家军将士们的命!”
百姓的命是命,可卫家军的将士们,他们为了国,为了百姓在边境浴血奋战,他们的命也是命!
等刘清远匆匆赶到之时,却发现救济棚的妇人们已经欢天喜地的洗米下锅了。
“刘大人真有本事!咱们有粮了,不怕饿死了!”
而一旁的卫家军将士们,看着这一幕也与有荣焉的挺了挺胸。
三千斤粮食,对于千人来说,省着吃可以度过五天,这也是武安侯经过计算,给出的极限。
可刘清远看到这一幕,却心乱如麻,这些粮食给出来,那卫家军又该如何?
当天,刘清远愁的坐不下,在屋子里转了半个时辰的圈儿,还是没忍住让人套了车朝军营而去。
武安侯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惊讶,但还是让人请其入内。
在等候的过程,武安侯对徐瑾瑜介绍道:
“这位玉郡的刘太守,为人方正,是真正心怀百姓、社稷之人。当初我派人去各郡借粮,也是他先号召呼吁百姓捐粮的。”
正是因为刘清远的人品德行,武安侯对于其还粮的书信才无法视而不见。
能让那样的人传信,那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
“竟是如此,那今日刘太守来此,不知所为何事?难不成,是灾情又严重了吗?”
徐瑾瑜说到这里,眸中闪过了一抹担忧,也不由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等过了冬,他与庆阳兄才要行此行劝耕的任务。但对于现如今的农耕时代,自然是要以人为本,倘若玉郡因为这场灾情导致人口大规模减少,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武安侯闻言也不由面色沉重起来,说话间,刘清远已经至主帐外,等小兵通报后,这才走进来。
“下官见过侯爷。”
刘清远冲着武安侯一礼,而后,徐瑾瑜也起身向刘清远拱了拱手:
“学生徐瑾瑜,见过太守大人。”
刘清远本愁眉不展,可看到徐瑾瑜的那一瞬间,只觉得眼前仿佛一下子大亮,世间竟有如此美少年!
“侯爷,这位是……”
刘清远有些疑惑,能在武安侯的主帐停留,还是个少年,往常怎么没有一点儿风声。
“此乃圣上派来与宣抚使同来的特使,今科解元徐瑾瑜是也。”
徐?
刘清远在自己脑中将有名有姓的世家大族捋了一遍,可也没有一点儿头绪,只得客气道:
“徐解元,久仰久仰!”
能以解元之身,被圣上委派重任,已经不是自己能琢磨透的了。
众人寒暄一番后,遂进入正题。
“刘太守,此番来此,可是灾民出了什么问题?”
“劳侯爷记挂,灾民目前伤势稳定,重伤者约有三百六十人,轻伤者约六百二十人,另有一百余人因为外出得以避险,只是失去了避风之所,身体无虞。
现如今,救济棚的秩序就靠官差与这些康健的百姓来维持,倒也勉强可以运转。”
刘清远一开口,便如数家珍般将救济棚里灾民的受灾情况,安置等一一道来,一看便知是费了不少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