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团年吃八大碗(第2/4页)
那些十里八乡的社员们,就只能把他们心中的不满情绪,
一股脑发泄到十里铺生产队头上了:
“骚情!十里铺生产队集体账上,稍微有了两个钱。他们生产队的干部们,都快飘起来了!”
“烧包!也不怕大家伙儿,把他们生产队给吃垮了?”
“海吃湖喝,这是过日子的人?!依我看呐,十里铺生产队的干部们,纯粹是在哈求弄!”
“就是就是!以前吃大食堂那会儿,不也是大家天天在一块儿吃饭么?
最后还不是一拍两散?
我倒想看看他们十里铺生产队,能坚持几天?”
别人的生产队的社员们,对于十里铺生产队这种壕横的作派,那是又羡慕又嫉妒!
但也有的社员,
他对此只有羡慕,却并不嫉妒。
听到同伴们说话难听,当场将有人听不下去了:“哎我说,你说话咋这么难听?你管人家能坚持多久?
我只知道人家十里铺生产队,今年过年,社员们全部都能吃到九大碗!啧啧啧,八大碗哩!想当年财主家,都不一定办不起这种席面儿。”
还有的社员,
满脸的艳羡:“八大碗……我这辈子只听说过,都还没见过。而且,人家还是在馆子里吃……娘欸!我活了30多年,还没下过馆子去吃饭咧……”
别的生产队,不管是出于妒忌也好;还是出于羡慕也罢。
他们纷纷对着,十里铺生产队大吐酸水。
但这并不会影响到窦建德,率领着全生产队的社员们,聚集到饭店里团年。
“同志们!”
“今年大家伙儿辛苦了!在这个66年的最后一天、在这个辞旧迎新、普天同庆的美好日子里。”
窦建德照本宣科的、念着李会计递给他的发言稿,“为了犒劳一下,全体社员们的辛勤付出。
所以我们生产队决定,在自家的饭店里,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充满油腻腻的大年!”
念到这里,
窦建德还愣了一下:前面的稿子那些词儿,都很熟。
和公社里的干部发言,是一样一样的味道……
可最后这句,咋听着这么别扭呢?
什么叫“油腻腻”的年??
窦建德对此感到很疑惑,但台下的社员们,却哄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咱们能吃到八大碗,里面有酥鸡、有肉丸子、有肥汪汪的条子肉……嘶溜,可不是充满了油腻腻嘛。”
“哎呀,今年这年……你看看桌子上那些菜,天哒哒呀!嘶溜……油腻腻的,爱死个人了!”
“我这一辈子,只听老辈儿们说过。咱们这边最好的宴席,就是吃八大碗……可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见过,什么是真正的八大碗哩!”
自打进入新时期之后,上面提倡婚丧嫁娶,一切从简。
而且因为刚刚进入新时期的时候,需要支援隔壁曹县。
到后来大伙儿分到了土地,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到了那个时期,有一些家里面壮劳力多、又会计划着过日子的人家。
他们其实是有那个实力,去举办八大碗席面的。
但只可惜,当时大家伙儿家底都还不厚,再加上上面又在提倡勤俭节约。
所以也没人,敢去搞得那么奢华。
而到了后来,
农村开始实行“农业初级合作社”,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没有那个条件,去置办豪华的宴席了。
所以一般来说,
只要年龄低于30来岁的人,他们见都没见过,大家伙儿津津乐道的那个什么“八大碗”……
那就更别说,有幸去吃到一回了。
饭店宽阔的大堂里面,热气腾腾的宴席已经预备好了:两大碗红烧肥膘肉。
这道菜,有点类似于南方的扣肉。
有一碗红烧猪肉,炖排骨、炖羊肉,炖猪排骨,红烧丸子,酥鸡肉。
整整八大碗,香喷喷的硬菜刚刚摆上桌。
整个饭店里顿时响起,一片片嘶溜……嘶溜……的咽口水口水声。
老李头咽下口水,问旁边的李建平:“二哥,你攒了几天肚子?”
李建平有气无力的,伸出3根手指头比划了一下。
老李惊呼一声:“3天?哒哒呀,难怪饿的你走路都没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