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光年以外(第2/6页)

可惜没过多久,爸妈的骄傲像泡在漏气发酵瓶里的酸菜,飞速变质。

初二入学家长会上,班主任找爸妈谈话,她称赞顾嘉年是一个可造之材,是个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好苗子,理应更进一步。

她直言顾嘉年的理科成绩虽然有进步,但依旧不够稳定,她语重心长地希望父母能好好督促她进步,绝对不能懈怠。

那天,爸妈从学校回来之后,仿佛被打了鸡血。

他们不再满足于班级前五,而是开始关注年级排名、片区联考排名。

他们侃侃而谈,他们壮志凌云,北霖大学、昼山大学、南漓大学……这些赫赫有名的顶尖学府仿佛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他们激昂地描绘着他们所希冀的、属于顾嘉年的美好前程。

于是,从初二上学期开始,爸妈为她请了数理化的家教。各个科目每周额外上三次课,每次两个小时,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课余时间。

顾嘉年刚找到的节奏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爸妈急切地想要得到结果,每个家教几乎只试一两个月,期间如果顾嘉年的成绩没有提升,就立刻换人。

顾嘉年性格慢热,很难与人快速亲近,往往还没磨合好就已经换了个家教。

那段时间,顾嘉年觉得自己像是养殖在池塘里的贝类,被硬生生塞入一个又一个粗粝的石子。

她忍着疼痛努力地想把那些石子变成珍珠,可还没成功,旧的石子便被血淋淋地掏出,新的、坚硬的石子又塞进来,永远没有痊愈的一天。

她又如同一座破旧的旅店,接待着来来往往、面目模糊的旅人。

他们大多只住一到两宿,没人有时间真正停下脚步了解她、修缮她。

就这样,她的成绩不进反退。

从班级前五,到前十,到前十五,再退回到中游。

爸妈的失望与谩骂像是一把把尖刀,一次一次扎进她的皮肉,她开始知道,原来骂人的词汇量可以这么丰富。

原来在他们眼里,她竟然比这世界上最不堪的事物更为不堪。

他们不甘心地掰着手指头,控诉家里为她请家教而花的钱,和为了提高她的成绩付出的精力与时间。

一笔一笔,通通是叠加在她身上的罪孽。

顾嘉年从那一年开始失眠。

她把偷买的书藏在床底,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拿出来,躲在被窝里看。

那些故事陪她渡过了一个个失眠的夜,给了她在孤独中坚持下去的信念。

中考前的一个学期,顾嘉年再一次鼓起勇气往上爬。

她推掉了所有聚会,整个学期和假期全在刷题与补课中度过。

也是在那个阶段,她失去了初中生涯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

“等你考上好的大学,朋友自然会来。”

“成功的路都是孤独的。”

爸妈这样劝慰她。

她的成绩终于又有了起色。

中考出分,她排在班里第十一名,总成绩比霖高的录取线只低了三分。

——霖高是北霖市最好的高中,一本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也是爸妈最希望她念的高中。

顾嘉年想要退而求其次,去家附近另一个还不错的一个高中,北霖九中。

九中的老师为了和同为第二梯队的其他高中抢霖高以下的生源,甚至打了电话过来邀请她,说会让她进文科实验班,好好栽培她。

可爸妈却不甘心。

他们咬着牙帮她交了霖高的择校费。

霖高有规定,中考分数在线下三分以内的同学,可以通过交择校费的方式,成为择校生。

一分是三万块钱。

交完择校费回来的那天,妈妈忽然开始搜查顾嘉年的房间,从她床底下找出来十几本杂书。

她愤怒地将它们全都撕了。

顾嘉年嚎啕着扑上去阻拦,却挨了打。

妈妈的巴掌狠狠地打在她脸上、背上、肩膀上,她拧她的胳膊、掐她的大腿,疯狂地发泄着所有的愤怒和不甘。

“你知道你差的这三分是多少钱吗?”

“这个学期我还以为你长进了,却原来每天都躲在房间里偷偷看这些杂书!要不是看这些书浪费精力、浪费时间,你就能堂堂正正地考上霖高!”

顾嘉年恍惚地看着一地的碎屑,没有再为自己辩解。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

顾嘉年以择校生的身份进了霖高,顶着“差生”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