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扬帆(第4/5页)
“要是真能建,那当然行了。附子装袋往冷库里一放,放十天半月都没问题,那就没必要再泡胆巴了。可这样一来,成本就太高了,一般人不会这么干,怕赔本啊。”
罗裳却道:“如果是订单制种植,那就不用担心赔本的问题了。这个我需要找人商量下。”
周吉脑子很灵活,他从罗裳说的话中猜到了她的目的,她可能是想在他老家那边建个冷库,还要找农户订种植合同。
罗大夫的口碑他从他姑那里听说过,所以他特别想接下这个单子。
他就主动向罗裳表态:“罗大夫,我家种植面积有四十五亩,是当地种植大户,如果要合作,你一定要考虑我们家啊。”
罗裳没有给他肯定的答复,因为她一个人建不起冷库。但她觉得,崔凤山兄弟俩对这件事或许有兴趣。冷库里的附子可以专供他们使用,自家诊所用不了的,大可以由崔老板卖出去。
但罗裳对周吉的印象不错,这小伙子看起来挺有头脑,不蠢,办事能力应该不错。
罗裳就道:“我想要的附子,要尽量少打农药,不能上化肥,不能用膨大剂。加工时不可以泡胆巴,一定要人工切片,只要能严格按照我们的要求种植,我给出的价格不会让你吃亏的。不过这事我一个人暂时定不下来,有结果了我再联系你。”
“你说的这些条件其实不难办,我亲戚家养鸡,不缺有机肥料,就是价格上,我得考虑下,至少要能包住各方面的成本。”周吉虽然很有这方面的意向,但他脑子也清醒,这么说的意思挺明显,就是想看看罗裳会给出什么样的价格。
两人暂时谈不出结果,周吉先回去了。他走后,方远问罗裳:“老板,这么烧钱,值得吗?这些成本要很久才能收回来吧,你从梁老板那边赚点钱还没捂热乎呢,就要都花了。”
罗裳笑:“不至于都花,得花一大半吧。花就花,反正钱放着也得贬值。”
“什么贬值啊?竟是歪理,你就折腾吧。”
他一个月工资虽然涨了,已经涨到了八十五,还有奖金,但他赚一年也才接近一千,只是五万的一点零头,罗裳就这么花了……
方远嘴上抱怨,实际上是为罗裳心疼。
罗裳和梁乔以及常淮第一次合作,常淮说可以给她十万块钱的分成。罗裳没要那么多,收了五万,钱已经由梁乔交给她,存到了她帐上。
罗裳已经成了小富婆,而这只是第一次合作。
接下来常淮还要请罗裳为他要开的几家店铺进行选址和选名字。这次合作梁乔不参与,因为店是常淮的,最终的佣金由常淮来支付。不过梁乔做了中间人,常淮还是给她适当报酬的。
罗裳不想跟方远掰扯这些事,她也没办法给方远解释,现在的五万块如果一直存银行,在十几年后会贬值成什么样。
她就转移了话题:“最近让你们找的抓药工,找到合适的没有?”
方远摇头:“暂时没合适的,见了俩人,我跟小江瞧着都不稳妥。”
罗裳想让江少华专心学医,所以她要再找个负责抓药的,把这个基础工作接下来,让江少华和方远都可以专心干专业的事。
“那就再看看。”这事倒也不急,罗裳就是不想再跟方远谈钱的事。
快要下班的时候,魏安民来了,他来时还带着一个手下,身上也穿着警服。
“别忙着倒茶,这次来是公事,不喝茶。”魏安民拦住江少华。
“下午的事,是不是有眉目了?”罗裳也没跟魏安民客气,他们也不是第一回打交道了,她就直接了当地问道。
“算是吧,这伙人经常聚在一起骑快车,这次带人过来的叫潘洋,他跟我们交代,他有个同学,叫肖树林,年十七岁,曾于上个月十二号在你这里看过病。服药后,肖树林肺部症状加重,目前他的状况已难以继续学业,有自杀的打算。”
“潘洋这次过来,是想给他朋友打抱不平,找你要个说法,当然,他们也有闹事的想法。”
方远怔了下,反问道:“这人脑子没问题吧,他同学吃药出问题,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病历呢,带了吗?”
“看看吧,罗大夫,是不是在你们这儿看过病?”魏安民递给罗裳一个薄薄的小本子,确实是诊所常用的病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