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扬帆(第3/5页)
“你俩说啥呢?”这条街上的周姐拿着一个布袋子走了过来。
最近方远不用再给诊所里的人做午饭了,罗裳有意把方远培养成中药材方面的人才,并不希望他在这些杂事上浪费太多时间。
所以前些天,罗裳托街坊帮忙找了周姐。以后诊所的午饭就由这位周姐每天在家做好了,再送到诊所。
看到她过来,方远奇怪地问道:“饭不都吃完了吗?你还拿东西干嘛?”
“中午我看罗大夫挺爱吃我做的蒜蓉辣酱,我就装了几瓶,给她拿过来,让她拿家吃。也给你俩带了。”
周姐挺会做人的,跟方远说明之后,就进了诊室,笑着把蒜蓉辣酱放到罗裳脚边的角落里,免得不小心踢到了。
“大姐,你太客气了。”罗裳看了看那几瓶辣酱,倒也没拒绝,转头让方远给周姐找点骨伤风湿之类的膏药包好了带上。
还有两个患者,周姐没打算多待,送完了辣酱她就要走的。
罗裳却叫住她:“姐,听说你是川省人,具体是哪个地区的?”
“江油的啊,嫁过来十来年,都好几年没回去了。”周姐在青州时间长了,说话也有了这边的味道,但还是能听出一些口音。
江油的?罗裳一听,连忙叫住她,示意周姐先别忙着走,然后问她:“姐,那你家亲戚有没有种附子的?”
周姐一怔,随即道:“那当然有啊,咱们那儿种附子的可不少,我娘家大哥就种,他是跟玉米套种的。”
“哦,你大哥种多少亩啊?”
“种……哎呀,这事儿我还真不知道,不过他儿子就在我家呢。我让他来一趟,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
罗裳连忙道:“好,那就麻烦周姐跟你侄子说一声,请他来一趟,我想跟他打听点事儿。”
罗裳和崔家兄弟去川省建第一个药材基地的事儿已经定下了,附子做为经方派最常用的药材之一,又长在川省,他们当然也会考虑到。
这种药材,以川省江油地区的为好。其采收时间为每年的夏至,采收好处理稍不及时,就会烂掉。
所以现在需求量一大,种植的农户就会用胆巴或者其他物质比如保鲜素对未及时处理的附子进行保存。
这样保存的附子,在加工之后的治疗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尤其是胆巴,它是阴寒之物,与附子本身的热性相冲。用胆巴泡附子,还如何保证附子的药性?
周姐侄子很快就到了,他个子不高,显得瘦瘦小小的,但人特别精神。
“罗大夫,我姑说你找我想打听下附子的事,我家就是种这个的。种挺多年了,有什么想问的,您尽管问。”
小伙子看上去比罗裳还要大几岁,他挺健谈,但语速不快,还算沉稳。
“能跟我说说你们家胆巴采收的细节吗?种植的话,打不打农药,上不上化肥?”罗裳问道。
“化肥那肯定要上的,农药也要打的。不然长得慢,长得小,还爱有病,到卖的时候你就卖不过别人。”
“罗大夫你肯定知道,附子采收就那几天,到时候会有收购商来村里,你种出来的东西瞧着比别人的差,产量还低,别说赚钱了,说不定还得赔钱。”
罗裳对农作物收购的情况倒是有些了解,周吉说的是实话。
她点了点头,又道:“采收时都怎么处理?”
“现在有打毛的机器了,挖出来后,上机器把毛都打掉,打干净的附子招人用手工切。”
“听说有产量大的还用机器切,要我说,机器切出来的不好,附片特有的花纹都切不出来,还是手工好。就是慢,一天再快,也切不完啊。”
“切完了就是晒,我爸还打算买烘干机,但咱家钱不够。”
“剩下没来得及切的没别的法,就得用胆巴泡,要不就都烂了。咱们也知道这样影响药效,可是没办法,总不能白扔了吧?”
罗裳默默地听着,片刻后才道:“烘干机的问题,好解决,买就是了。”
“加工不过来的附子,集中放到冷库里冷藏,时间不太久的话,应该是没有影响的。这样就不用泡胆巴了吧?”罗裳道。
周吉愕然地看着罗裳,随后他反应过来:“罗大夫,你想建个冷库?那得不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