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雏鹰(四)。(第8/13页)
“所以,电视、广播、报纸就是北广校内那个唯一卖包子的人!”
众人点头沉思,确实有那么一点味道。
其实准确的说,还不是电视广播,卖包子的其实是政府。
穆正明:“然后呢?”
齐磊,“然后就好说了啊!”
“当下的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套用卖方市场的属性,进行研究!”
众人:“……”
大伙儿再一想,确实是这样的。
齐磊,“那你们再想一想,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端口。”
“信息无限发达,传播成本无限低,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供普通人选择摄入。”
穆正明听到这儿,脱口而出,“【买方市场】!!网络时代是信息的买方市场!”
齐磊一摊手,“对嘛!!现在,咱们再把买卖双方市场的经济学经验,套用进去,再看看。”
见众人陷入沉思,穆正明眼神连变,却依旧不得要领。
齐磊道:“【卖方市场】的格局,利于经营者销售产品,生产者扩大生产。对应传统媒体,就是扩大体量,以及信息传播效率。”
“这就比如,我一个人做北广一万多师生的包子,生产规模必然就大。”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不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各种需要。”
“反正包子卖得出去,我不会在品种、样式、营销上投入太多精力。”
“对吧?”
见众人看他,“那么问题来了!”
突然指着白板上那三个学科【网络新闻学】!!
【网络电视学】!!
【网络传播学】!!!
“现在!!市场地位反转!!”
“有一万个卖包子的涌入北广!”
“也就是,信息输出端口多了,成了【买方市场】!”
“穆老,您给大伙说说,买方市场的特点和规律。”
这些东西,穆正明还不是张嘴就来?
“买方市场,当然就是商家的竞争更激烈。”
齐磊,“套用到信息传播上,那就是,媒体的竞争更激烈呗!”
“!!!”
穆正明,“商家必然要开始迎合消费者的喜好,频繁调整营销策略。”
齐磊,“那就是说,媒体要迎合信息接收者,调整信息输出的方式,选择更高效,更容易被接受的信息输出方式。”
“那么,好!”
齐磊在这里停了下来。
“咱们就先讨论,迎合,还有更容易接受的信息输出。”
“怎么迎合?”
“……”
“……”
“……”
所有人呼吸开始急促了起来。
因为,找到线头了,这不就是学科建立的切入点吗?
怎么迎合?
张路臣首先想到的就是……
“想迎合普通百姓的胃口……”
“那就应该是……大众化!!娱乐化!!低质化!!庸俗化!!”
可能难以接受……
可是,这却是事实。
什么是大众化?就是说大话都听得懂的话。官方辞令没几个人理解,可是一段大白话,却是连没上过学的文盲都懂。
什么是娱乐化?对着弄传播的人来说,不仅仅是内容越来越趋于娱乐,也在信息白比。
这个年代,可以算得上娱乐的,只有每个周末的《正大综艺》,地方台的综艺节目,比如《快乐大本营》。
然后就是,六点的动画片,八点的电视剧,中午十二点的评书时间。娱乐相对匮乏。
可是,如果是买方市场呢?为了吸引眼珠,娱乐比重必然大幅度增加。
什么是低质化?央视那些科普类节目,在这个年代你不得不看,因为没别的可看。但是,到了买方市场呢?
这一类高质量的节目、科学普及,还有市场吗?
什么是庸俗化?就是草根心理,市井哲学,全替代主流文化,成为社会的主要认知。
张路臣瞪大了眼珠子,他找到研究方向了。
这不就是网络心理学,网络传播的特性吧!?
就这点东西,张路臣能写几十偏论文,推导出一个学科。
廖凡义也悟了,这不就是网络新闻时代的特征吗?我怎么没想到?
而齐磊,更惊人的话还在后面呢!
“好啦!!咱们已经推导出,网络时候的信息属性,大众、娱乐、低质、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