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虽定年号为昭庆,但一般新皇登基,会于次年改元,以表遵循先皇遗志之意。
嘉熙二年六月初六,昭庆帝于广德大殿上,接受宗亲和百官朝贺。
朝贺之后,昭庆帝连颁数道诏书。
一道为彰表皇室宗亲。
尊亲父为太上皇,尊亲母为皇太后,封长姐楼荃为靖平长公主,次姐楼菱为宁宣长公主。
越王楼综清除逆党有功,特封为镇南王。
二道为封赏功臣。
封霍延为定国公,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
授杨广怀为左相,范玉笙为右相。
其余官员依次受封。
三道为大赦天下。
等诏书宣读完毕,众人腿都站麻了。
登基大典终于落下帷幕。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
楼喻不愿浪费时间,当即召集群臣于勤政殿开会。
“这几年来,我大盛百姓时常遭逢战乱,无法安稳度日。眼下社稷初定,朕打算制定安民之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众人深以为然。
除庆州外,其余州府多多少少都遭受过叛军流匪作乱,老百姓苦不堪言。
范玉笙道:“汤贼虽死,但尚有不少逃兵流窜在外,微臣担心他们会逃窜到各个州府,生出兵匪之患。”
“嗯,此事交由兵部处理,拟定‘清匪计划’,诏令各州知府和驻军将领贯彻落实,力求清除匪患,以保百姓人身和财产安全!”
兵部尚书段衡立刻躬身:“微臣领旨!”
段衡原为湖州知府,同驻军统领裘光一同守卫过湖州,于军事上还算有些涉猎。
兵部尚书掌管全国军政,大多时候都由文官担任,当然,文官若精通军事,自然是锦上添花。
杨广怀道:“启禀陛下,百姓因战乱,不少家园财物被毁,该如何安抚?”
楼喻登基之前就忙着整理这些事情。
他吩咐冯二笔将计划书分发给诸臣。
“着各州知府尽快统计境内损失情况,包括城墙、屋舍、田地、粮食等等,悉数呈报中央。此事由户部负责。”
户部尚书魏思恭敬领命。
“财政部尽快清点国库账目,再呈报给朕。”
楼荃应命。
“工部依据各地城墙及防御工事毁损情况,立刻拟定修建计划。”
工部尚书吕攸应命。
“此外,受灾严重的州府,减免三年赋税。以上报告汇总后,再制定相应的援助政策。这些事必须要尽快落实!”
众臣齐声道:“遵旨!”
兵部尚书段衡再次出列。
“启禀陛下,如今西北不过两万兵力,是否应该增设兵马?”
西北原本有八万兵马,汤诚先后调遣六万兵马企图争夺天下,而今只剩下两万。
楼喻颔首,不由看向霍延,问道:“定国公此前整顿军队,可有良策?”
霍延一直未曾发言,只是看着御案后意气风发的楼喻,就觉得满心欢喜。
听闻问话,立刻回神道:“禀陛下,微臣前些时日已进行清点,经过数场战役,庆军尚余五万四千人。现已从中抽调五千人作为禁卫军,剩余兵马则驻守京城内外。”
“可,那西北该如何?”
“昆州一战,俘虏八千余人;桐州一战,俘虏近两万人;昌奎一战,俘虏三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西北,他们本身并无谋逆之心,只是因军令不可违,不得不被汤诚裹挟造反。”
“你的意思是,可以让他们继续驻守西北?”
“是。”
楼喻又问:“俘虏中尚有不少汤诚心腹重将,他们该如何?”
“主动归降的,可留;被动俘获的,则杀。”
霍延不可能留下有异心的人。
楼喻颔首,巡视诸臣,问:“西北如今将位空悬,诸位以为,何人能担任西北统帅一职?”
段衡想也不想道:“微臣以为,定国公可担此任。”
其余大臣皆附和。
范玉笙笑着说:“霍家曾于西北立下赫赫战功,霍义与霍顺两位将军威名尚存,若定国公前去驻守,必能安定军心。”
他说着,还扯着杨广怀一起:“杨相,你说是不是?”
杨广怀不动声色打量霍延一眼,轻咳一声,“我不懂军务。”
范玉笙:“……”
楼喻不由弯唇,觉得杨广怀还跟以前一样有意思。
他便问霍延:“霍爱卿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