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要不要修《元史》?(第3/5页)

“州郡县官府公文,宜用中原文字。这既然归汉,当然要像个样子。吐蕃人本非夷狄,这文教大法,当然要不分彼此。”

“还有,既然穆天子时,就发现了高原新土,那就改蕃州为穆州,以此纪念穆王吧。”

“另,朕之前已经重新设置度量衡,以为天下标准,一体推行之。”

皇帝一口气说完,八思巴等人也只能频频点头。

要说与汉人风俗最接近的游牧民族,的确就是吐蕃和羌人。很多地方,包括风俗,三者都有相似之处。吐蕃人和羌人绾发右衽,和北方胡族迥异。就是语言,也同属一个语系。

很快,竹简的内容就传播开来。随着一道《吐蕃诸部归汉诏》的诏书颁布,几十个名称不同的高原部族,全部归汉。

没用几天的蕃州之名,又变成了穆州。

……

十月初六,摄政皇后临朝听政。

这快到年底了,朝廷事物更加繁忙了。

“摄政皇后陛下驾到!监国太子殿下驾到!”

随着一声长长的唱喝,凤冠朝服的崔秀宁携着小太子李征,步履从容、落落大方的走入大殿,登上丹墀。

数百名文武大臣在三府相公的领衔下,一起舞蹈下跪,山呼朝拜。

“皇后陛下万福金安!太子殿下万福金安!”

崔秀宁坐在宝座上,右下侧坐着一本正经的小太子。

只有九虚岁的小太子,不知为何,目光有意无意的瞟了瞟头戴芙蓉冠的司妇寺卿辛苦。

这个姐姐,好漂亮,好神气啊,倒是有点像母后。

“诸卿平身,就坐吧。”崔秀宁淡淡笑道,绣着五彩云纹的袍袖虚扶一下。

“谢皇后陛下!”众臣一起平身,按照品级,正坐在厚厚的棉花坐席上。

坐在最后面的五品官,隔宝座足有七唐丈远,只能勉强听到皇后的声音。

政事堂中相林必举首先站起出列,举起玉笏奏道:“启奏皇后陛下,大唐简体字已经推行数年,卓有成效。如今翰林院编纂的《洪武字典》已告功成。”

言罢回首道:“牟院使,快将《洪武字典》上呈皇后陛下过目。”

翰林院牟巘就捧着厚厚的一本精装大书,出列奏道:“启奏皇后陛下,这就是新编纂而成的《洪武字典》。共收录华夏汉字五万两千二百一十二字,其中常用简化字四千八百二十四个。”

“臣等参考前宋《集韵》,共耗时三年零四月,耗银十三万七千余元,参与编纂的大儒名士,共计一百三十七人,查阅典籍图书三千二百余册。”

中官常侍康西接过沉甸甸的《洪武字典》,恭敬的呈现给皇后。

崔秀宁接过这铅活字印刷的第一本《洪武字典》,打开一看,但见字迹端正,印刷精美,而且注音简介,感到很是满意。

就是太厚重了些。

她记得后世的《中华大字典》记载汉字五万,《新华字典》属于简洁版,收录汉字只有一万出头。

这么说的话,宋末元初的汉字,比起后世要少一万多字。那么很多字应该是明清出现的。《康熙字典》好像也有五万字了。

汉字的数量,其实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洪武字典》花费三年多时间,用了一百多个学者才编纂完成,说明这个时代,汉字也就是五万多字了。

后世出现的很多新字,只是明清时代钻研训诂和考古的八股文人在无聊时搞出来的东西,大多没有必要。

然而他们借着满人刚入关没有文化,借助编纂《康熙字典》的机会,大量造字,挟带私货。

“本宫认为,这《洪武字典》编纂的很是典范。不过,收录五万两千字,书本太厚,用纸太多,这成本必定不低吧?”崔秀宁问道。

工部官员出列奏道:“启禀皇后陛下,工部算过,印刷一套《洪武字典》需要的工料和人工,需要耗银四块银圆。”

四块银圆!

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九品乡正的俸禄,每月也才四块银元。等于说,抵得上一个乡长一个月的工资!

真的贵啊。

有多少人能舍得买?或者买得起?普通一家百姓的全年收入,也就二三十块银元。

这个成本,真的不利于推广。

崔秀宁道:“再参考《洪武字典》,编纂一部简化版的小字典,只收录一万较为常用的汉字。《洪武字典》改为《洪武字源》,简化版就叫《洪武字典》,在推广天下,先刊印一百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