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 湘剧 书名叫做《百年湘剧》(第2/4页)
“师兄你看过这本书啊?”林桥非常钦佩道:“作者已经写的很用心了。他是把自己知道的剧目都写了,不能考证的湘潭剧目都没详细介绍。言必有物,知无不言,这样的学术态度非常好。”
顿了顿,她觉得他太过严格了点:“你也别老是鸡蛋里挑骨头,说人家写的哪里不好。有本事你写一本呀!”
“……”
话音刚落,飞机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
导演和制片人都放下了手头的书,肩膀一颤一颤的,好像在憋笑。
只有林桥不明所以,还在大放厥词:“我说的有错吗?本来人无完人,书无完书,这本书已经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介绍湘剧的书了!要我说,王导演你就应该在节目的片尾部分配一行字幕,本期节目参考书籍:《百年湘剧》。作者……作者是谁来着?”
陆熙年:“……是我。”
林桥:“……”草(指一种植物)
她刚好翻到最后一页,赫然发现师兄的名字和出版日期。
这是陆熙年上大学时出版的书,之后每一年,他都在这个百年系列上再写一本讲戏曲的书,如今已经累计出版9本。
要不然……大家以为“陆老师”这个称呼,是说他的微博粉丝多吗?不,人家的学术水平也吊打了整个娱乐圈啊!
林桥:“……”
她是谁?
她在哪?
她为什么不能先看看书的作者?!
桥言桥语:只要我不觉得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
***
第二期节目的录制地点是湖南醴陵,这也是陆熙年特意挑选的一座城市,来讲述失散百年的湘剧。
下了飞机,节目组再转乘火车去了株洲,醴陵就位于株洲市内。
去醴陵的路上,林桥都不好意思跟陆熙年讲话。她在飞机上丢了那么大一个脸,现在正在闹羞涩。自己大概是能当沙雕文女主角的,而她男票是个文艺范的陆老师。
沙雕对上文艺,好歹把文风拉向了正剧。
陆熙年也知趣,不跟她谈湘剧的问题,便趁着这会功夫,讲述了一个戏剧班子的故事。
“湘剧在民国盛极一时,当时北京人看京剧,湖南人看的就是湘剧。”
“当时长沙、善化、湘阴,湘南……等17个县市都有湘剧班子,当地人称作大戏班子。”
“湘喜苑是民国时期醴陵地区最大的一个湘剧班子,共有50多个演员。班主叫欧阳喜。他的戏班子传承的是湘潭湘剧这一脉的表演,手上共有100多个演出剧本,还有200多卷压箱底的湘剧台词。可以说:湘潭湘剧这一脉上,没有湘喜苑不会演出的剧目。”
“那后来呢?怎么你刚才在飞机上说,现在只有长沙湘剧,没有湘潭湘剧了?”林桥听着听着,就陷入了他的故事当中。
师兄说的这个“湘喜苑”戏班子,她听都没听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湘喜苑后来被毁了。”
陆熙年淡淡道:“我小时候跟母亲来过醴陵一次,那时候,还有一位湘喜苑的遗孤老人在。1938那一年,她在湘喜苑里扮演花旦一职,跟着欧阳喜一起唱戏。她也亲眼见证了湘喜苑戏楼一夜之间燃烧殆尽。”
1938年!
林桥吃了一惊,她立即想到了什么。
却听林国栋幽幽道:“1938年……是不是湖南沦陷那一年?我记得那一年,好多湘剧班子都被日本鬼子给砸了。还有长沙被人放的那把文夕大火,焚毁了城内九成的建筑。好多长沙当地的大戏班子就此消失。”
陆熙年吃了一惊,没想到晨晨小朋友这么博学,六岁的孩子居然连“长沙沦陷”和“文夕大火”都知道。
林桥连忙解释道:“我们前段时间刚好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述长沙沦陷的故事,小孩子就爱看这种历史片。”
陆熙年点了点头,对她的教育表示认可,继续道:“其实从1938年一直到1944年,长沙一共沦陷了三次,株洲和湘潭一带也接连沦陷了好多次。日军占领期间,正是欧阳喜出名的时候。欧阳班主跟梅兰芳一样,都是扮女角唱花旦的男旦,扮相非常的美观。”
林桥点了点头,自从梅兰芳走红以后,许多民国的戏班就以“男旦”作为卖座的台柱。(男旦:戏曲里由男性扮演女性角色,属于旦角范畴。)
于是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欧阳喜呢?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也没有这个人。”